美国玉石泛滥成灾,为什么玉石只有在国内才值钱? 说真的,每次听说美国蛇河峡谷里的玉石随便捡,犹他州矿场一铲就是成吨透闪石玉料,我都忍不住想:这要是在咱国内,早被抢疯了! 可在美国那边,这些看着润乎乎的石头别说值钱了,有时候都没人当回事,究其根本,还是这东西的价值得靠“土壤”养,美国压根没有咱这水土。 最核心的还是文化根基差着辈呢,咱国内玩玉的历史能追溯到九千年前,河南贾湖遗址挖出来的绿松石饰物,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用玉的实证。 到了夏代,二里头遗址用两千多片绿松石碎料拼出七十几厘米的龙形器,那工艺精细得至今没人能完全复刻。儒家讲君子比德于玉,道家说玉有灵性,几千年下来,玉早不是石头了,是身份、文化的符号。 美国那边可没这传统,在他们眼里,珠宝界的主角是钻石,玉石这玩意儿顶多算个小众装饰,连当地博物馆处理中国玉雕藏品时,都没掀起多大水花,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会掏钱收藏了。 还有料子本身的硬伤,美国玉看着多,真能打的没几个。犹他州那些透闪石玉料,虽说成分和和田玉一样,但结构粗得很,摸起来干巴巴的,没有和田玉那种润到骨子里的质感。 美国产的翡翠更坑,圣贝尼托那边的料子成分杂,七成多是钠铝辉石,还掺着不少杂质,做玉雕一雕就碎,出成率低得可怜,根本没法跟缅甸翡翠比。 咱国内就不一样了,阿拉玛斯矿的白玉藏在绝壁上,开采得靠人硬爬,安矿长那种采玉老手带着队伍干二十年,都说九死一生,挖出来的料子细腻油润,光这开采难度就给价值加了码,更别说岫岩玉占了全国玉雕用料的七成,品质稳定还能规模化加工。 再看市场和产业链,两边简直是天壤之别。咱国内光新疆和田的玉石产业年交易额就超 30 亿,线上拍卖平台首年就能卖 10 个亿,稀缺点的玉料溢价能翻三倍多,一块 28 公斤的翡翠原石都能卖 5800 万。 更关键的是加工能力,广东早就成了全球珠宝加工的集散地,连那些国际大牌都把活儿放这儿干,从原石切割到雕刻抛光,整条产业链熟得不能再熟,再普通的玉料经高手一弄也能身价翻倍。 美国可没这本事,当地珠宝商就算想做玉石生意,也得把设计图拿到广东加工,本土连个像样的玉雕作坊都难找,成吨的玉料堆在矿场,没法变成精致的饰品,自然卖不上价。 说白了,玉石这东西的价值从来不是石头本身决定的。美国有矿有料,却没有咱这几千年的文化认同,没有成熟的加工产业链,更没有嗷嗷待哺的市场,那些随便捡的玉石自然只能躺在峡谷里落灰。 而在国内,哪怕是块小籽料,经文化一加持,再靠工艺一打磨,立马就成了宝贝,这就是为啥同样是玉,在两边的命运差了十万八千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