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赵尚志牺牲后,一个汉奸在验尸时,用脚踢了踢他的脑袋,这时,旁边叛变的战友打了这个汉奸一巴掌,怒喝道:“你是没有手吗?” 1942年2月,赵尚志带队突袭黑龙江萝北县梧桐河边的伪警察据点,目的是抢粮食解部队燃眉之急。队伍推进中,混进的叛徒刘德山从背后开枪,子弹击中他腰部,伤势重到肠子外露。他当即反击,击毙刘德山这个带路党,刘德山是几个月前用日军物资伪装成商人渗入的,早就出卖情报。日伪军围上来,把他绑了拖走,路上伤口摩擦地面,血流不止。 被押到分驻所后,日伪审讯官用皮鞭抽打伤处,烫他的冻伤脚,还夹手指逼供。他一口咬定不吐部队位置,坚持八小时,拒绝吃喝,到中午就断了气。那年他三十四岁,日军档案记下他临终骂卖国贼的话。遗体运到兴山伪警察署,几个汉奸负责验尸,领头的那个瘦高男人检查头颅时,抬脚踢过去,声称这脑袋值赏金一万大洋。 站在旁边的李华堂,本是赵尚志旧部,1939年迫于压力投敌,这次被叫去指认遗体。他认出头颅左眼下的疤痕,那是十年前东兴战斗留下的。汉奸脚又抬起来,李华堂上前扇了对方一耳光,吼出那句质问。汉奸捂脸退后,不敢还手,因为李华堂握有日军信任。李华堂签完笔录就走,留下这出短暂冲突。日军军官进来结束检查,确认无误后打包头颅。 刘德山死于赵尚志最后一枪,他出卖情报导致多次行动失败,早被战士们暗中警惕,却没想到在关键时刻下手。李华堂的举动没改变他叛徒身份,日伪档案显示他后来还指认过其他抗联成员。验尸过程暴露了汉奸间的龌龊,这些人靠出卖同胞换饭碗,却在面对昔日首领遗体时,露出各自的丑态。赵尚志的牺牲不是孤立事件,它连接着抗联的整体困境,日伪的渗透让队伍处处是隐患。 日军把赵尚志躯干扔进松花江冰窟,头颅装箱送长春关东军司令部,途中在据点展示示众。箱子后来藏进般若寺墙里,封存六十二年。2004年寺庙修缮,工人挖出锈蚀铁箱,颅骨左眼疤痕与史料吻合。公安部物证中心用复原技术重建面容,眉目间透出当年刚毅。 2008年10月,颅骨运回朝阳安葬,墓前有人诵读他写的诗,表达抗战决心。刘德山毙命雪地,李华堂战后继续为伪政权干活,到日本投降被捕,受审后结局不明。他的指认导致多处抗联据点失守,档案中记录了他的多次背叛。赵尚志故乡建起纪念馆,展示他用过的武器和手稿,吸引后人参观。 他的牺牲地改名尚志镇,附近村庄还流传他的故事。老一辈人提起他,总说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像东北的黑土,埋下去就能长出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