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白宫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特朗普进行了一次谈判,把“以接触线为基础谈判领土”第一次说到桌面上来了。 他表面客气,其实心底一团乱麻。5000亿基础设施损失,GDP跌了35%,阿基米德要杠杆都没地儿撬。特朗普靠在椅子上,美国和欧盟援助不断往下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数据清清楚楚,美国援助对乌克兰缩水30%以上。 一边是俄罗斯的炮火,一边是西方支援犹豫不停。他之前咬牙不松口,现在换了姿态,这不是策略,根本就是被架上去的。 西方分歧闹着玩,白宫会谈记录都写着,特朗普明确说乌克兰必须答应俄罗斯的条件,不然就别想要钱和导弹。嘴里说得硬气,其实底气已经不多。 中国社科院也讲了类似的道理,谈判桌上,初始要价越高,对面反倒更容易让步,心理预期一旦被搅乱,连节节败退都不觉得丢人。现实数据摆在案头,他还有何选择? 说真话,他可能根本不清楚这算不算下台阶,反正自己交的不是领土,是抵抗的意志。后勤被泥泞卡死,冬天到了,战事只是转场,哪有什么归零。 特朗普话里的威胁谁听不出来?2024年下半年资金少了一半,援助卡脖,乌克兰调整也许只是熬不过一个冬天。 不过,说“主动投降”未免简单。他的每一步可能都是被推着走,有时甚至自己往后退一步才发现,早就没了退路。这停火,究竟算不算停?俄罗斯工业已经恢复产能,谁又能说2025年春天一定不会出事? 看着表面风平浪静,心底却都悬着。什么持久和平,本就是镜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