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和韩国人,为什么和我国不和?很多人都以为,是历史问题,是领土争端。错了!复旦沈逸教授,一句话就戳破了真相:“因为整个西方世界,在中国面前,太不给力了!”说白了,他们恨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的美国主子,竟然压不住我们! 说起日韩跟咱们的关系,总有人一口咬定是历史恩怨或者钓鱼岛、独岛那些地盘纠纷闹的。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复旦大学的沈逸教授直戳要害,他说西方整体在中国这儿栽跟头了,尤其是美国这个老大哥,遏制不住咱们的势头。这话听着扎心,但细想还真有道理。沈逸是国际政治领域的专家,早年研究网络空间治理,经常点评中美博弈和东亚格局。2025年他就公开讲,日本的纠结点不是被中国经济甩在身后,而是眼瞅着美国要被中国超过去,这让日本心里堵得慌。韩国也差不多,一直把美国当靠山,结果靠山不顶事儿,火气就撒到中国头上了。 先捋捋日韩为什么这么黏美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日本签了美日安保条约,韩国也跟进美韩互防协定,美军基地就扎根在冲绳和釜山周边。这不光是安全伞,经济上也绑得死死的。美国援助资金源源不断,日本的钢铁和汽车产业借势起飞,韩国三星、现代这些巨头在半导体和造船上称霸亚洲。冷战那会儿,日韩跟着美国走,经济腾飞,中国还处在追赶阶段。在他们眼里,美国是老大,跟着混准没错。可现在呢?格局翻天覆地了。 中国经济从2010年就超过日本,稳坐全球第二把交椅。2024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还在30%以上,高铁、5G这些领域领跑全球。新一轮数据看,新能源汽车产量超1300万辆,出口量直接冲击日韩传统市场。比亚迪这些品牌不光国内卖疯了,还大批销往欧洲和东南亚,日本丰田的市场份额滑坡明显。半导体上,中国企业砸钱研发,国产芯片率从低谷爬到30%,中芯国际的晶圆厂流水线满负荷运转。韩国三星感受到压力,股价波动大,仁川工厂加班加点也追不上节奏。5G通信,中国华为、中兴拿下全球大单,基站设备出口覆盖上百国家。日本和韩国本以为高端产业铁板一块,谁知中国从跟跑到并跑,现在局部领跑了。这不是凭空来的,是实打实的研发投入和产业链完整性。 美国一看中国起来了,就急眼了。从2018年贸易战打响,关税大棒挥舞,对华为等企业下黑手,禁高端芯片和技术出口。商务部实体清单拉长,全球管制概念扔出来,企图掐断供应链。华为深圳总部被围堵,员工逆向拆解设备,几个月后麒麟芯片自主面世。2022年芯片禁令升级,2024年又针对AI芯片下狠手,FCC禁华为设备认证。可效果呢?中国没趴下,反而加速国产化。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投资不减反增,产业链韧性超预期。美国企业游说放松管制,影响力下滑明显。拜登政府想脱钩重组供应链,但日韩企业叫苦,成本飙升,订单流失。特朗普上台后,对日韩也祭出对等关税,防卫费分担压榨更狠。日本首相在G7走廊追着美方要援助细节,韩国总统电话轰炸华盛顿,求芯片出口许可。结果呢?美国压不住中国,还顺手坑了盟友。 日韩这下慌了。原本指望美国轻松摁住中国,让自己继续吃高端红利。可现实是,美国的遏制措施接连失灵,中国产业链从中下游爬上来,直接抢饭碗。2023年到2025年,国际场合日韩对华态度越来越尖锐。日本外交官在南海议题上反复强调航行自由,实际瞄准中国出口链条。韩国媒体社论直指中国半导体威胁,涉台言论还引发中韩外交摩擦。尹锡悦访美前,韩国因台湾地区相关表态闹僵,法德这些欧洲盟友却访华拿实惠。日韩不敢直接怼美国,毕竟安全还靠美军舰队在黄海晃荡,2024年美日韩戴维营峰会搞得热火朝天,三边军演常态化。但私下里,他们对华盛顿的失望藏不住。经济上,美国关税信件砸来,日本对美特殊关系幻灭,韩国李在明访日取经,怎么应对美方关税谈判。 这种不满没法直球输出,就弯弯绕绕转到中国身上。日韩民众对华好感度下滑,2025年韩国民调显示,保守派对中韩关系负面评价高,中立派也不低。日本舆论受西方影响,负面认知上升。值外交色彩浓,跟着美国搞价值观联盟。但说到底,这不是历史包袱重,是战略焦虑作祟。 好事儿是,日韩开始清醒。2024年5月首尔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重申区域一体化愿景,同意加速自贸协定谈判。中断了五年的经贸部长会议重启,2025年3月东京外长会签署深化合作声明,承诺扩大投资。8月第十二届合作对话,锁定经济挑战,自贸草案审阅气候能源章节。武汉秋季论坛,专家讨论老龄化项目,贸易额曲线回升迹象明显。 军事上日韩跟美国走近,但也有限度。美日韩三边关系同盟化,2025年报告显示,美国推芯片、矿产、新能源合作,防中国。但韩国政局变,李在明上台后,韩日美关税谈判共性暴露,防务费分担成痛点。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军力建设是为维护主权,不是扩张。中国大陆这边,统一大势不可逆,但方式是和平优先。总的看,日韩得认清多极化大势。中国崛起是实干结果,不是运气。跟着美国死磕,只会两败俱伤。合作才是王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