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早高峰公交挤不上,老年人能不能错峰?”最近成都网友建议取消老年卡高峰期使用权的

“早高峰公交挤不上,老年人能不能错峰?”最近成都网友建议取消老年卡高峰期使用权的话题,又把代际出行矛盾推上了风口浪尖。这场争论从来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在有限资源里如何平衡效率与温情的城市治理考题。 首先主张取消的核心理由,确实戳中了通勤族的痛点。早高峰的公交地铁里,上班族要赶打卡、学生要赶早读,每一秒都很关键。有网友吐槽,短短二十分钟车程要让三次座,最后只能站着上班;更有地方出现老人为听免费课扎堆乘车,导致学生挤不上车迟到的情况。有数据显示,早晚高峰老人客流占比可达10%至16%,在运力紧张的线路上,确实会加剧拥挤程度。对年轻人而言,取消高峰使用权似乎能直接缓解通勤压力。 但反对的声音更关乎权利与现实。成都市交通运输局的回应点出了关键:老年人高峰出行很多是“刚需”——去医院抢号源、帮子女接送孙辈,这些事根本无法错峰。更何况,老年卡福利是社会对长者的保障,“谁都有老的那一天”,简单禁用相当于剥夺了部分老人的基本出行权利。更实际的是,成都地铁高峰本就不对老年人免费,若公交再设限,老年群体的出行成本会显著增加,有失政策公平性。 其实,这场争论的本质不是“让不让”,而是“怎么调”。成都目前通过开通多条快速公交、高峰快线,加上地铁分流,已让公交高峰满载率控制在规范范围内,这说明问题能通过提升供给解决。国内其他城市的探索更具启发:上海用现金补贴替代免费乘车,高峰老年客流下降八层;洛阳实行高峰打折、非高峰免费,用价格杠杆引导错峰。这些做法既保住了老人权益,又兼顾了通勤效率。 城市公共服务不该是“上班族vs老年人”的零和博弈。成都老年卡高峰使用权之争不是选择题,是治理题。年轻人多些对长者就医接娃刚需的理解,老人多些对通勤族打卡压力的体谅,而政策层面用更精细的调度和弹性机制做好平衡,才能让公交里的每段路程都装下温度与效率。毕竟,和谐的出行环境,从来不是靠“取消”实现的。

评论列表

用户62xxx16
用户62xxx16 1
2025-10-16 06:20
可以免费,麻烦你把让座传统美德的绑架词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