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60年,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访台,成为至今唯一访问台湾的任上美国总统,当时台湾

1960年,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访台,成为至今唯一访问台湾的任上美国总统,当时台湾当局动员50万人迎接。获知这一消息后,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决定:“艾森豪威尔既然要窜访台湾地区,礼尚往来嘛,我看就准备7万发炮弹迎客吧”。第二天,毛主席下令福建前线炮兵部队用7万发炮弹炮击金门。出于安全考虑,艾森豪威尔提前急匆匆结束访问,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岛。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1890年出生在得克萨斯州,早年进西点军校,毕业后投身军旅。一战时他在国内训练部队,二战期间指挥北非和欧洲战役,领导诺曼底登陆。战后他任北约司令,1952年当选总统,任内结束朝鲜战争,推动核能和平利用。1956年连任,继续遏制共产主义,支持台湾国民党。1961年卸任后,他写回忆录,1969年去世。话说回来,他的军事背景让他在冷战中总想着用实力说话,可在台湾这事上,碰上了硬钉子。 毛泽东1893年出生在湖南农民家庭,早年读私塾,1918年到北大工作,参与五四运动。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成为创始人。1927年后领导井冈山根据地,1934年长征到陕北,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领导地位。抗日战争时推动统一战线,1945年任中共主席。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主席,指导土地改革和工业化。1950年代推动抗美援朝。他领导风格直接,决策果断,在国际事务上总能抓住时机回应对手。1976年去世前,他一直关注国家统一问题。 蒋介石1887年出生在浙江盐商家庭,1907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回国,1923年任黄埔军校校长。1926年领导北伐,1927年建立南京政府,清除共产党势力。1930年代镇压根据地,1937年抗日战争任军事委员长。1945年后恢复对共产党作战,1949年内战失败退台,继续任国民党总裁和总统。1950年恢复职务,与美国签防御条约,推动台湾经济建设。1975年去世时,他还想着反攻大陆,可现实越来越远。 1950年代末,中美关系剑拔弩张,美国支持台湾国民党,遏制大陆影响力。1960年6月18日,艾森豪威尔从菲律宾飞到台北松山机场,蒋介石夫妇迎接他。机场仪式简单,之后车队去圆山饭店,街道两边50万民众聚集。这访问是美国在冷战中对盟友的背书,显示对台湾的支持。其实,这时候两岸对峙已久,1958年炮战刚过去两年,大陆炮兵还保持警惕状态。 毛泽东在北京听到访台消息,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决定用炮击回应,准备7万发炮弹。次日下令,福建前线炮兵执行。炮击从6月17日开始,厦门和泉州部队向金门发射,两天内完成7万发。金门国民党部队承受压力,伤亡出现。这炮击不是随意,而是对访问的直接抗议,让海峡局势瞬间升级。艾森豪威尔在台期间,炮声不断,他和蒋介石谈防御合作,但安全顾虑让他缩短行程,只停留一天就走人。 金门岛离大陆近,国民党守军8万多,设防严密。1958年炮战时,叶飞指挥解放军450多门炮猛轰,国民党胡琏部队伤亡7000多,美军第七舰队介入护送物资。大陆暂停炮击三天,美军趁机行动。后来实施单日炮击双日不打策略,封锁但不死。1960年这轮炮击延续了那种模式,但规模大,针对访台时机。国民党部队忍到艾森豪威尔走后才反击,发射几千发回击大陆。 美国在冷战中把台湾当棋子,艾森豪威尔访台前,国会通过福摩萨决议,授权他防卫台湾和离岛。1954-1955年第一次台海危机时,美国就用核威慑回应大陆行动。1960年这事,炮击让美国意识到大陆决心维护主权,不容外部干涉。话说,艾森豪威尔作为老兵,本想展示实力,结果灰头土脸离开,访问没达到预期效果,反倒暴露了同盟的脆弱。 炮击后,海峡紧张持续,中国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强调统一,反对分裂。金门设施损毁,国民党修工事,增兵防守。美国继续军援,第七舰队巡航。两岸小规模对峙没停,但没升级大战。艾森豪威尔回国处理总统事宜,1961年卸任。蒋介石在台领导国民党,搞经济军事,1975年去世。毛泽东指导国家建设,1976年去世。这事件成了历史一页,提醒人们两岸问题根深蒂固。 1958年炮战是背景,那时毛泽东指导下,解放军8月23日轰金门,国民党军舰飞机受损。美军介入后,大陆策略调整,10月彭德怀署名告台湾同胞书,呼吁统一。1960年炮击类似,政治信号强过军事。国民党部队在金门苦撑,民众生活受影响,但当局宣传成胜利。其实,这轮炮击造成国民党7兵死59伤,平民6死15伤,大陆没公布数字。 金门炮击影响深远,国民党加强防御,建地下工事,美军援助增加。两岸宣传战继续,单双日炮击成常态,到1979年才停。中国统一立场不变,反对两个中国。艾森豪威尔卸任后,住农场,写书。蒋介石去世时,国民党内部调整。毛泽东晚年继续领导,关注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