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号,宗馥莉一纸辞呈,把娃哈哈董事长的椅子推回原地,转身就给自己开了张新工牌——“娃小宗”。 外人看来,这是丢了900亿江山;她自己心里,恐怕是甩掉了一口用了37年的老锅。 原来,娃哈哈这仨字早被股权焊死:想继续用?得46%的国资+24.6%的职工持股会+她29.4%,全部点头。 其实,她早就把生产线、经销商、研发部统统搬到宏胜,连“娃小宗”商标都提前半年注册到位。 难怪有人吐槽:这不是离职,是“掏空”完毕,顺手把门带上。 同样一瓶水,旧包装要交品牌费,新包装自己收加盟费,谁亏谁赚,小学数学。但没有AD钙奶的情怀滤镜,也没有营养快线的童年Buff,全靠硬刚新品。在这个价格战已打到骨折的饮料行业,你觉得“娃小宗”能靠“无宗”标签抢回多少货架?现在压力给到饮料货架: 左边是印着笑脸的娃哈哈,右边是还没人认识的娃小宗,你会选哪个?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