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的一天夜里,毫无睡意的他,为效仿李莲英,拿起镰刀,狠狠地割下自己的命根子,后来他怎么样了? 说起清朝末年的太监,总绕不开李莲英、安德海那些名字,但还有一个叫小德张的家伙,影响力丝毫不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狠。他本名张兰德,字云亭,出生在1876年的天津静海南吕官屯村,那地方穷得叮当响,父亲早早没了,母亲董氏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里人看他们家那眼神,就跟看乞丐似的,张兰德从小就记在心里。家里没钱没粮,冬天连件棉袄都凑不齐,他十二岁那年,正赶上大旱,颗粒无收,饿肚子成了家常便饭。母亲随口一提李莲英的发迹故事,让他脑子里生出个念头:进宫当太监,说不定就能翻身。1888年冬天,他咬牙做了那事,用家里的镰刀自宫,疼是真疼,血流一地,但从那以后,他的路就变了。不是1903年,那是后来的传闻,实际就发生在光绪十四年,那时候他才十二岁,年纪小小就下定决心,纯粹为了摆脱穷日子。 自宫后,张兰德在家养了三年伤,村里人知道这事后,议论纷纷,有人同情,有人嘲笑。他没工夫理那些,专心攒钱准备进京。1891年,机会来了,他通过阉人介绍,进了紫禁城,改排辈分叫张兰德,慈禧后来赐名恒泰,宫里人喊他小德张。刚入宫,他被分到升平署戏班,学京剧武小生。那地方锣鼓喧天,他每天练翻腾耍枪,师傅们看他长得俊,又勤快,很快就上手。1892年,在颐和园给慈禧唱戏时,出事了,主演出枪失手,差点砸到太后座位,小德张眼疾手快,上去接住枪杆,慈禧一看这小子机灵,当场赏了银子。从那起,他调到太后身边侍奉,端茶倒水,梳头按摩,样样拿手。慈禧爱听戏,他正好会唱,两人搭上话,他升得飞快。1898年,转到后宫做事,庚子事变那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他跟着慈禧西逃西安,一路颠沛,回来后赏了三品顶戴,管御前事务。王公大臣见他得宠,送礼的络绎不绝,他从中捞了不少,家底渐渐厚实。 慈禧在世时,小德张是她身边红人,但真正让他爬到顶峰的,是接了李莲英的班。李莲英1901年退下来,小德张本来排不上号,可慈禧驾崩后,隆裕太后上台,她不喜欢李莲英那帮老家伙,1909年就把小德张提成长春宫总管。隆裕没慈禧那本事,宫里事全靠他张罗,内外廷的太监都听他的。他管着内务府,银子流水般进出,大臣们求见隆裕,得先过他这关,帖子递上去,他点头才行。宣统登基后,他更稳当,袁世凯那些人贿赂他,换情报,他收得干脆。辛亥革命爆发,清廷摇摇欲坠,他眼看不对劲,1911年就暗中转移家当,1913年隆裕一死,他直接卷铺盖出宫。那时候他三十七岁,兜里银子够花几辈子,宫里那些秘密,他一辈子没吐露半个字,算是守住了最后那点底线。 出宫后,小德张没闲着,直奔天津老家,买地盖房,在静海建了座大宅子,三进院落,砖瓦齐整,花园荷塘一应俱全。他攒的钱不少,田产铺面都有,雇工打理,收入稳当。宫里当太监,身体残缺,但他出宫就想过正常日子,先娶了崔氏,是崔玉贵的侄女,比他小二十多岁,进门时三十六岁,管家事井井有条。可惜七年后来病没了,崔氏走后,他又续了王氏,管内宅琐碎。第三房是刘氏,年轻点,帮着操持生意。第四房最出名,叫张小仙,本是日本租界里的人,他花大价钱买来当妾,传闻中她原是妓女出身,两人处得还行。张小仙进门后,生了孩子,可惜不是亲生的,是他哥哥张月峰的儿子过继来的,叫张彬如。小德张对这养子不错,供他读书,家族后事也托给他。娶四房妻妾,在当时天津滩上算风光事,他家门槛高,亲戚邻里巴结不断。1928年,他母亲八十岁过世,他办丧事排场大,仿照皇室规格,棺材蟒袍全用上,村里人看呆了。 小德张的日子过得滋润,但也带点宫廷余习。他管家严,妻妾们得伺候周到,传闻中他对下人苛刻,姨太太们有时挨骂挨罚,没人敢吭声。天津那时候租界林立,他住英租界,生意做洋行中介,银元赚得盆满钵满。民国乱世,军阀混战,他低调避开,没卷进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占天津,他家产被抄过点,但靠关系保住大头。解放后,政策变了,他把田地分了,宅子留着住,摆摊卖点小东西,日子清苦了些,但没饿着。养子张彬如长大,娶妻生子,家族延续。他晚年爱回忆宫中旧事,但从不深说慈禧的私密,只提些唱戏趣闻。1957年4月19日,他在家安详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葬在静海老家,墓碑简单,没提宫里头衔。
1903年的一天夜里,毫无睡意的他,为效仿李莲英,拿起镰刀,狠狠地割下自己的命根
回忆只剩悲凉
2025-10-07 01:29:54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