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川军名将范绍增将七个妻子叫到身边,现在实行一夫一妻了,七个当中,只能留一

虎虎聊娱乐 2025-10-06 16:42:55

解放后,川军名将范绍增将七个妻子叫到身边,现在实行一夫一妻了,七个当中,只能留一个,年轻貌美的七姨太以为会留下她,没想到,范绍增的选择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解放初期,一位川军老将面对新婚姻法,召集七位妻子做出抉择。年轻貌美的七姨太自信满满,以为会是自己留下,谁知他的决定完全出人意料。这背后,是时代变迁下的家庭纠葛,还是对责任的担当? 范绍增1894年生在四川大竹县清河镇一个乡绅家,那时候家里有点底子,祖父当镇长,指望他读书考功名,光宗耀祖。可他从小就不是那块料,私塾里坐不住,爱跑茶馆听书,迷那些行侠仗义的事。家里逼他上山干活想让他收心,结果他跟人学起赌博,气得祖父下令活埋他。伯父没法,埋到一半偷偷挖出来,送舅舅家躲着。这事让他逃了命,可他十三岁就离家,带点钱加入袍哥会,那是个绿林帮派,他在那儿混得风生水起,学了些江湖规矩。 后来,辛亥革命闹起来,他跟袍哥头子起事,又投同盟会,反袁世凯。手下人多了,他也成了头目,乱世里懂得看风向,先跟几个军阀,见不行就走人。1938年,被国民党收编,当上第八十八军军长,自募兵出川抗日。1939年初,部队到江西东乡打日军,后来守太湖张渚。1942年5月,在浙赣会战中,他部下在兰溪三岔路口埋地雷,炸死了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直次。那家伙在华中推行三光政策,祸害中国妇女,还给手下设奖。士兵埋雷后就地小解,尿味引来酒井的马,踩爆地雷。这仗让范绍增名声大噪,大家叫他抗日英雄,他继续在前线带兵。   不过,他那时候在国民党里,也沾了些坏习气。内部贪腐多,他跟上海帮派合作,弄了不少钱。手头宽了,就开始娶姨太太,在驻地看中谁就娶谁,几年下来有名分的七位,在重庆建大宅安置她们。抗日结束后,他看国民党不行了,1949年12月12日在达县率两万部队起义,归顺人民政权,当了干部。 新中国成立,1950年婚姻法出来,推行一夫一妻制。作为起义干部,范绍增得带头遵守,给大家做样子。他过去娶了一妻六妾,现在只能留一个。那天,他把七位妻子召到重庆宅子客厅,说国家政策变了,只能留一个,谁想走,给离婚书和安置费,让她们过新生活。大家都不吭声,尤其是七姨太何署熙,年轻漂亮,以为自己最得宠,肯定留她。范绍增见没人选,就自己定,说只留原配陈文澜,其他人走人。陈文澜年纪大,从十多岁嫁给他,操持家务,他没好好照顾,她出去难找归宿。年轻姨太们拿着钱,能重新过日子。何署熙懂了,带孩子去香港。其他几个也陆续走了。只有四姨太叶邵芳不肯,说不走就寻短见。范绍增没法,先安置她在外地,她死活不离,最后留下来,没名分。 这事体现了新社会对旧习气的改造,范绍增作为老将,响应政策,体现了对家庭的责任。陈文澜是原配,比他大两岁,包办婚姻,她留在老家照顾公婆,解放后被划为地主成分。叶邵芳是其中一位,起义后一直照料他生活。其他姨太如张绍芬、房世民、赵蕴华、何淑兰,各有去处。范绍增总共十二个子女,分散各地。 起义后,他先任湖北省沙市军分区副司令员,1951年调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1952年后到河南省体委副主任、省政府委员、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工作上,他推动群众体育,建了郑州体育馆,还在运转。他还写回忆录,给政协提供文史资料,反思过去。 范绍增这辈子,从绿林到抗日,再到起义,经历大时代变迁。他有旧社会毛病,娶那么多姨太太,通过帮派弄钱,但关键时候看清形势,投向人民一边。新中国给他机会,他也努力适应。1977年3月,他去世于郑州,83岁。骨灰到现在还没下葬,子女意见不一,放长子家。

0 阅读:0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