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蒋介石送来一封“求情信”,愿以20万大洋,20担医药,以及南昌监狱所有共产党,来交换一个被俘虏的国民党将领,可消息还没送出去,对方就人头落地了。[舔屏] 这个被俘的将领叫张辉瓒,曾任国民党第18师师长,可就在双方谈判即将达成的时候,张辉瓒的人头已经挂在了东固的河边木杆上。 这个转折背后,藏着一段从“除害功臣”到“张屠夫”的人性沉沦史。 1924年的长沙城,有个叫刘麻子的女人专做皮肉生意的掮客,她表面上给人做媒,实际上专门物色贫苦人家的女孩,用各种甜言蜜语骗到手后,再送到权贵家里供人玩乐,这种营生在当时叫“提调”,刘麻子凭着给达官贵人牵线搭桥,在长沙城赚得盆满钵满。 时任省会警察厅长的张辉瓒听闻此事后,连夜带人抄了刘麻子的窝点,当场解救出七名被骗女子,他把刘麻子押到公堂,以拐卖人口罪判了死刑,行刑那天,长沙百姓夹道围观,都说这个警察厅长是为民除害的清官。 可谁能想到,这个当年的“除害功臣”,十几年后会变成比刘麻子更让人恨的刽子手。 1928年,张辉瓒升任国民党第18师师长,军衔中将,他奉蒋介石之命围剿苏区,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在吉安一带,他的部队焚烧村庄,枪杀革命群众,有个叫刘德胜的农会主席,全家十几口被他的士兵活活烧死在屋里。 张辉瓒还打着筹集军费的旗号,勒索当地商会,吉安商会会长不肯拿出5万银元,他直接派兵把人软禁在军营里,三天不给饭吃,最后商会只能凑钱赎人,江西省委因为他的破坏,先后三次遭到重创,数百名党团骨干牺牲在他手里,老百姓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张屠夫”,说这人比当年的刘麻子还要心狠手辣。 1930年11月,蒋介石发动第一次“围剿”,张辉瓒率第18师作为前锋部队杀向苏区,他仗着装备精良,扬言要在一个月内荡平红军,可他万万没想到,毛泽东和朱德早在龙冈一带布下了口袋阵,专等他这条大鱼自投罗网。 12月30日凌晨,战斗打响,红军从四面包抄,18师被分割成几块,眼看守不住了,张辉瓒脱下将军服,换上士兵衣服想混出去,他钻进路边的草丛里藏了两个小时,结果被搜山的战士发现,当场成了俘虏。 被押到红军总部后,张辉瓒倒是挺识趣,主动问朱德要多少钱才肯放人,朱德当场回了他一句:“我们不是土匪。”这话把张辉瓒噎得说不出话来。 蒋介石得知张辉瓒被俘,急得团团转,他立刻派人找到张辉瓒的妻子朱性芳,让她出面斡旋,朱性芳托人联系上中央特科的涂作潮,开出了交换条件,20万大洋、20担医药、释放南昌监狱的100多名政治犯,外加5000发子弹。 涂作潮化装成商人赶到南昌谈判,双方很快达成初步协议,周恩来通过秘密交通线给苏区发了电报,让做好交接准备,眼看这笔对红军极为有利的交易就要成交,变故却突然发生了。 苏区群众听说抓住了“张屠夫”,纷纷赶到关押地要求公审,那些被张辉瓒杀害的革命者家属,有的拿着亲人的遗像,有的带着被烧毁的房屋残片,挤在审讯室外声泪俱下地控诉,愤怒的人群越聚越多,警戒线几次被冲破。 1931年1月28日,东固举行公审大会,当张辉瓒被押上台时,台下的群众再也控制不住了,有人冲上去撕扯他的衣服,有人扔石头,场面一度失控,当天晚上,张辉瓒被就地处决,第二天他的头颅就挂在了河边的木杆上示众。 消息传到南昌,正在等候交接的国民党代表傻了眼,涂作潮知道事情闹大了,赶紧化装逃离南昌,但让人意外的是,蒋介石最终还是兑现了部分承诺,释放了南昌监狱里的几十名政治犯,这些人后来大多成了革命的骨干力量。 事后朱德曾说过一句话:“张辉瓒不该杀。”这不是同情敌人,而是从战略层面考虑,如果用张辉瓒换回那批物资和同志,对当时缺医少药的红军来说意义重大,可群众的愤怒也确实无法压制,那些被屠杀的革命者家属,他们要的就是这个刽子手偿命。 网友热评: “烧房子、杀百姓还敢求饶?当年他屠村时怎么不心疼?群众动手太解气了!” “蒋介石开价20万大洋换人,结果白忙活!要是张辉瓒活着,能换回多少红军战士?” “明明可以拿他换资源,偏要留着当谈判筹码,结果被群众搅黄了,历史书上写得轻飘飘,实际得多憋屈啊!” “张辉瓒杀的是自己人,公审时冲在最前的都是他当年迫害的家属,这仇能不报吗?” 如果穿越回1931年东固公审现场,你会阻止群众处决张辉瓒吗?为什么?欢迎评论区留言。 信源:人民网·党史学习教育官方网站
1930年,蒋介石送来一封“求情信”,愿以20万大洋,20担医药,以及南昌监狱所
风景繁华
2025-10-06 10:49:12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