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赓在上海见到了小姨子。多年不见,小姨子出落的亭亭玉立,已长成了大美

小史论过去 2025-10-04 20:13:04

1949年,陈赓在上海见到了小姨子。多年不见,小姨子出落的亭亭玉立,已长成了大美女,这让陈赓有了个想法,便说:“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小姨子脸通红,说:“可以去见一见,合适的话就和对方处一处!” 说起陈赓这个人,早年就投身革命,1923年在上海纱厂周边搞工人运动,那时候他风风火火,组织罢工时总是一马当先。就是在那个乱世,他遇上王根英,两人很快就结了婚。王根英也干地下工作,两人配合默契,经常转移据点,背着包裹穿街走巷。王璇梅是王根英的妹妹,那时还小,偶尔帮姐姐姐夫传递情报,溜出小巷塞信件,胆子不小。抗日战争打响,王璇梅留在家乡,等姐姐的消息,双手握着来信,日子过得提心吊胆。陈赓夫妇忙前忙后,王璇梅虽小,也想为革命出力,冒险跑腿的事没少干。这段姐弟情谊,就这么在炮火中扎下根。 1939年3月,日军突袭冀南根据地,王根英在突围时中弹牺牲。那天她冲回村屋取挎包,枪声响起,一切戛然而止。陈赓接到电报,撕开纸张后朝天开了三枪,子弹壳落地叮当响。他向上级报告,誓守三年不娶,把所有精力扔进抗日战场。太行山上,他率队穿插作战,翻山越岭突击日军阵地,战绩累累。王璇梅后来知道姐姐没了,也为姐夫的狠劲儿自豪。那三年,陈赓真没碰感情事,全身心打鬼子,部队里谁都知道他这股子倔劲儿。组织上体谅他,三年一到,就安排他和傅涯结合。1943年2月,在简易营房办了婚礼,陈赓握住傅涯的手,交换戒指,从此重建家庭。 王璇梅上学那会儿,陈赓就把她当亲妹妹看待,寄信叮嘱专注课业,别早谈恋爱。信封上墨迹斑斑,她拆开看完,收起书包继续埋头苦读。陈赓这人,说话算话,王璇梅还真听了他的。傅涯嫁进来后,王璇梅见过她,觉得这人靠谱,跟姐姐一样踏实,就诚心祝福姐夫。陈赓夫妇后来在上海重逢王璇梅,傅涯知道她是小姨子,也特别关照,两人聊得来,很快就成好姐妹。这段亲情,在乱世中显得格外珍贵。陈赓在部队里养成爱给人说媒的习惯,看见合适的对象,总忍不住撮合。看到王璇梅长大,他脑子里就转起这念头。 陈锡联是陈赓多年的铁杆战友,两人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友情深厚。1943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他们围桌讨论战术,手指敲地图,思路清晰。陈锡联作风严谨,巡视阵地步伐稳健,对同志一碗水端平。抗日和解放战争,他冲锋在前,指挥有方。1947年秋,他的妻子栗格因病去世,那时候他正忙军务,独自抱孩子喂食,擦拭嘴角奶渍,还得批阅文件。陈赓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也佩服这老哥们的韧劲儿。陈锡联一个人拉扯孩子,既当爹又当妈,从不抱怨,继续操持部队事务。这份担当,让人敬佩。 1949年夏,陈赓在上海见到王璇梅,多年没见,她已从女孩变成修长女子。陈赓眯眼打量,拍她肩头坐下,开门见山说要给她介绍对象。王璇梅低头搅衣角,脸红了红,轻声说可以去见见,合适再处。陈赓乐了,起身拉她出门,拐弯抹角带到陈锡联跟前。大老远就喊陈锡联接亲,声音洪亮。陈锡联走出帐篷,双手垂侧,停步不前。王璇梅双手叠腹,目光低垂。陈赓推陈锡联肩膀介绍,三人围桌坐下,陈赓端茶缸滔滔讲旧事,手势挥舞。王璇梅倾听浅笑,陈锡联渐渐开口,声音稳下来。夕阳西斜,陈赓拍两人后背,起身走人。 这次见面虽尴尬,却开了头。陈锡联后来主动约王璇梅吃饭,夹菜入碗,话语温和。王璇梅接碗点头,两人相对而坐。另一次,他带来珍贵糖果,掌心托起递出,她分给孩子们,手指剥糖纸。陈赓几次起哄鼓励,拍桌笑闹。不久,两人确立关系,1949年8月在上海办婚礼,陈赓出席握手道贺。宾客鼓掌中,他们交换戒指,亲上加亲。陈赓这媒,说拉就拉,成了军中一段佳话。王璇梅嫁进来,当将军夫人当得实打实,不摆架子。 1955年授衔,陈赓得大将,陈锡联授上将,两人并肩站立,胸前勋章闪光。那时候国家穷,王璇梅和傅涯一起干支前,扛锄头翻土,汗水滴泥地。她把陈锡联的孩子当亲生,抱起哄睡,缝补衣衫。几年后,他们生下自己的子女,王璇梅抱婴儿喂奶,陈锡联接过包裹,巡视家园。子女长大,背行囊入伍,列队操练,继续父辈的军旅路。陈赓1961年走,王璇梅和陈锡联携手到老,1999年陈锡联离世,她照料后辈到高龄。这一家子,靠着那份革命情谊,熬过多少难关。

0 阅读:0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