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网友:请离开加拿大,这里不欢迎你们,你们也不可能占据加拿大; 印度小哥得意又奸笑的回答:太晚了,我们已经占领了,看看你的周围,全是印度人,我们要在这做各行各业的工作,替代你们,我们还要去广场上跳舞,很快离开的是你们,真的,太心疼加拿大人了! 截至 2025 年 8 月,加拿大印度裔人口已达 500 万,占总人口比例 12%。算上每年 40 多万留学生和 100 多万探亲陪读的临时访客,印度裔相关群体规模更为庞大。多伦多部分社区印度裔比例已超 60%,街头随处可见印度餐馆、服饰店,16 米高的印度教 “猴神” 哈奴曼神像也在社区中矗立,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印度裔的身影已渗透到加拿大各行各业。信息技术、软件工程等领域有大量印度技术人才,这些行业也被视作 “快速移民通道”。BC 省的房屋建造工种中,印度移民占比极高。出租车、货运物流、邮政服务、机场地勤、建筑建材、家具、快餐、农业等行业,都能看到印度裔从业者的忙碌身影。他们的参与填补了当地劳动力缺口,尤其在技术和服务领域形成补充。 参政领域的存在感同样在提升。2015 年特鲁多当选总理后,每次组阁都会纳入 3 到 4 名印度裔高官,职位涵盖国防部长、基础设施部长等。国会议员中,印裔人数持续增加,2015 年有 17 名锡克教徒当选,2019 年增至 20 名,2025 年 4 月大选后达到 22 个席位,占国会总席位约 6%。加拿大第三大党新民主党,已由印裔贾格米特・辛格领导 5 年。印裔的投票积极性超过白人,成为影响选举的重要力量。 移民政策的导向加速了这一进程。2023 年,加拿大发放 104 万张留学签证,其中 42 万张流向印度。永居居民签证中,14 万给予印度人,是第二名中国人的 4 倍多。探亲、陪读等临时签证向印度发放 128 万张,全年各类印度相关入境人员接近 200 万。而加拿大总人口仅 4000 万左右,这样的流入速度让族群结构悄然改变。 所谓 “广场上跳舞” 的场景,实为多元文化生活的日常。安大略省宾顿市 2025 年多元文化节上,中国馆与印度馆首次联合开馆。印度纱丽与中式旗袍在展馆内陈列,咖喱香气与中式点心味道交融,古典舞乐和武术表演交替呈现。数百名各族裔民众参与活动,联邦、省、市三级政府代表均有出席,展现出文化交融的图景。 印度裔的高学历比例为社会贡献提供支撑。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50% 的南亚裔加拿大人(多数来自印度)拥有学士及以上学位。他们在科技企业、医疗系统、教育机构等专业领域发挥作用,与其他族裔共同推动社会运转。这种贡献并非 “替代”,而是融入现有体系的补充。 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在重塑加拿大的多元面貌。从 12% 的人口占比到各行各业的参与,从文化活动的活跃到政坛的发声,印度裔群体的成长是加拿大移民国家属性的鲜活体现。那些被提及的广场舞蹈,那些街头的多元商铺,那些职场中的协作身影,都是文化交融的具体注脚。 这种变化背后,是移民国家特有的发展轨迹。不同族裔的到来带来新的活力,也让社会在融合中不断调整。印度裔群体的发展,既非 “占领”,也非 “替代”,而是加拿大多元文化体系中自然生长的一部分,为这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注入新的动能。
加拿大网友:请离开加拿大,这里不欢迎你们,你们也不可能占据加拿大; 印度小哥得
百日依山尽
2025-09-30 15:30:44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