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央视也玩起了战略忽悠!实际上,在今年5月7日爆发的印巴空战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A射B导C锁”,歼 - 10CE战机完全凭借自身实力直接击败了阵风战机。 这场空战发生在克什米尔空域,巴基斯坦空军的歼 - 10CE 与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正面相遇。此前流传的 “多平台协同” 说法,经军事专家解析后被证实不实,歼 - 10CE 的单机作战能力成为制胜关键。 实战中,歼 - 10CE 在 240 公里外便锁定目标,比阵风多出 80 公里的预警窗口。复杂电磁环境下,其雷达目标识别率仍能保持 95%,而阵风的识别率会骤降至 40%,这种差距直接转化为战术主动权。 武器系统的匹配度让优势进一步扩大。歼 - 10CE 搭载的霹雳 - 15E 空空导弹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可在飞行中途二次点火,保持末端高机动性。 5 月 7 日的空战中,巴方战机从 181 公里外发射导弹,远超官方公布的 145 公里出口参数,而阵风配备的 “流星” 导弹依赖传统冲压发动机,燃料消耗后速度和机动性持续衰减,难以形成有效拦截。 动力系统的特性适配了空战节奏。歼 - 10CE 的 “太行” 改进型发动机在中低空加速能力突出,能快速抢占攻击阵位。阵风的两台 M88 发动机虽油耗更低、续航更久,但在瞬时机动性上稍逊一筹,面对歼 - 10CE 的突袭难以快速调整姿态。这种性能差异在近距离缠斗中尤为明显,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维护与持续作战能力也在实战中得到检验。歼 - 10CE 更换发动机仅需 58 分钟,雷达升级 4 小时即可完成模块化换装,每小时飞行成本 2100 美元。相比之下,阵风更换发动机需拆解半个机身,耗时长达 72 小时,每小时飞行成本 6500 美元,高强度作战下的保障效率差距显著。 这场空战的结果打破了阵风的 “不败神话”,也让国际市场重新认识中国战机的实力。哥伦比亚已表达采购意向,印尼开始审视此前的阵风订单,达索公司则辩称 “败在导弹而非战机”,但这种说法未能获得广泛认可。 央视在《军情时间到》栏目中详细披露了空战细节,展示了霹雳 - 15E 导弹的自动化生产线和空警 - 500 预警机的脉动生产线,印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体系化能力。 歼 - 10CE 的实战表现,是中国航空科技多年积累的集中体现。从雷达、导弹到发动机的自主研发,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构建起独特的性能优势。这场没有 “协同加持” 的单机胜利,更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战机的硬实力,也为全球军贸市场的竞争格局注入了新的变量。
原来央视也玩起了战略忽悠!实际上,在今年5月7日爆发的印巴空战中,根本不存在所谓
百日依山尽
2025-09-30 15:30: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