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一段采访中表示,所谓“对华鹰派”的标签实际上是个“耻辱的标签”,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爱国,反倒是阻碍了美国梦的上升通道。 黄仁勋的表态并非一时冲动。作为执掌全球顶尖芯片企业的管理者,他见证了政策变动对产业的直接影响。四年前,英伟达还占据中国相关市场 95% 的份额,如今这一数字已降至 50%。份额流失的背后,是美国持续加码的芯片出口管制。2025 年 4 月,针对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定制的 H20 芯片,美方实施了无限期出口管制,而这款产品本是企业为符合先前监管要求专门研发的降规版本。 管制政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黄仁勋在访谈中直言,限制措施已经失败,反而加速了中国自主芯片的研发进程。中国企业在政策压力下加大投入,华为等企业推出的产品已在部分算力指标上实现突破。 他提到中国拥有大量顶尖理工科院校毕业生,“996” 的工作文化孕育出全球最多的人工智能工程师,这种人才储备与产业活力让技术追赶速度远超预期。“他们只比我们落后几纳秒”,这句评价里藏着对竞争格局的清醒认知。 “对华鹰派” 被贴上 “耻辱徽章”,源于黄仁勋对产业逻辑的判断。他认为美国的优势在于科技产业这一国宝,应该通过技术扩散建立全球影响力,而非用限制手段自缚手脚。美国梦的核心之一是创新与机遇,而当前部分政策正在阻滞这一通道。 他以签证政策为例,认可特朗普政府对 H-1B 签证收费改革的方向,却也指出过高费用可能误伤合法人才流入,而人才正是科技产业的根基。 黄仁勋的立场有着现实依据。中国不仅是消费市场,更是英伟达创新的重要动力。企业在华市场的实践经验持续反哺研发,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让其产品更贴合全球需求。 2025 年上半年,他三个月内两度访华,强调将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服务中国市场。这种坚持源于对市场规律的尊重,也反映出跨国企业对开放合作的迫切需求。 言论引发的反响呈现两极。前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公开提出反对,甚至呼吁逮捕黄仁勋,但更多产业界人士表达认同。 美国政府内部也出现政策反思的声音,认为 “脱钩” 概念完全错误,两个大国在科技领域的隔绝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黄仁勋特别提到,特朗普政府从未使用 “脱钩” 一词,这种务实态度与上届政府形成对比。 在黄仁勋看来,真正的自信源于直面竞争。他提到中国 33 个省市的经济竞争带来巨大活力,这种分散的经济体系孕育着持续创新。 美国应展现大国自信,以开放姿态应对挑战,而非依赖限制手段。科技产业的竞争本质是创新速度的比拼,封闭只会导致技术僵化,最终背离美国梦所倡导的上升精神。 这场围绕言论的讨论,早已超越个人观点的范畴。它折射出全球科技产业对开放合作的共同期待,也让人们看到政策制定与市场规律之间需要的平衡。黄仁勋的思考,为理解科技与地缘政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而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开放,将是所有国家需要面对的长期课题。
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一段采访中表示,所谓“对华鹰派”的标签实际上是个“耻辱
百日依山尽
2025-09-30 14:30: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