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加税100% 9月25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表示,10月1日起,对所有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的关税。 除非这些企业们来美国建厂才会被免税。同时强调在建或者破土动工的都可以享受免税的税收优惠。 此次关税政策覆盖的药品范围明确指向品牌药与专利药,不包含普通仿制药。品牌药与专利药通常具备较高的研发投入与市场附加值,涉及肿瘤治疗、慢性病管理、罕见病等多个治疗领域,全球主要医药企业的核心产品多集中在这一范畴。 100% 的关税幅度意味着相关药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将翻倍,若企业不调整生产布局,终端售价可能出现大幅上涨,进而影响美国本土患者的用药可及性与医保支出压力。 政策中 “赴美建厂免税” 的条款设置了清晰的时间与条件门槛。除已在美国建厂的企业外,在建项目或已破土动工的项目均可纳入免税范围,这一规定为部分已启动美国本土化计划的药企提供了政策缓冲。 特朗普在表态中强调,这一政策旨在推动医药产业向美国本土回流,创造更多制造业岗位,同时提升美国在医药供应链中的自主可控能力,减少对海外生产的依赖。 全球药企对这一政策的反应呈现分化态势。部分欧洲药企已公开表示将评估赴美建厂的可行性,尤其是其核心专利药在美国市场占比较高的企业,需权衡建厂成本与关税成本的差异。 日本某制药企业透露,已暂停部分拟出口美国的专利药生产计划,等待内部对供应链调整方案的最终确认。也有药企指出,赴美建厂涉及土地审批、产能规划、本地供应链配套等多个环节,短期内难以快速落地,可能需要 1-2 年的筹备周期。 美国本土医药产业的现状为政策落地提供了一定基础。美国现有医药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新泽西州、马萨诸塞州等地,具备成熟的产业链配套与人才储备,但近年来部分药企为降低成本,将生产环节转移至亚洲、欧洲部分地区,导致本土产能占比有所下降。 此次政策若能推动更多药企回流,有望带动本土医药制造设备、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从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可能重塑全球医药供应链格局。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其政策调整对跨国药企的战略布局具有重要影响。 若更多药企选择赴美建厂,可能带动相关产业链向美国集聚,同时也会促使其他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吸引医药产业落地,形成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竞争态势。 此外,政策也可能推动药企加速技术创新,通过自动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等方式降低建厂与运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随着更多细节的逐步清晰,医药行业将迎来一轮供应链调整,而政策最终效果如何,还需观察实施后的市场反应与产业动态。
特朗普宣布加税100% 9月25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表示,10月1日起,对所有
百日依山尽
2025-09-27 10:30:07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