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不清了!”江苏,女博士在宿舍打扫卫生时捡到一个耳机,大概值800块,忍不住开心,下一秒大海捞针寻找失主,女子仅凭耳机上一个姓,通过知网信息,竟神奇联系上了男性失主。网友:嫁给他! 9月26日,据抚观天下报道,一位女博士晚上在宿舍打扫卫生,清理柜子缝的时候,摸出个耳机来。常摆弄电子设备的人都知道,有些耳机一看质感就不便宜,大概得800元这位女博士也立刻意识到,这肯定不是谁故意扔的,八成是不小心弄丢的。 换了普通人,捡到这种带蓝牙的小物件,可能先试试能不能连手机,再发个朋友圈问问,能找着失主是缘分,找不着可能也就搁一边了。 但这位女博士的操作,硬是把一件寻常的失物招领,做成了 “学术级寻人”。 她给耳机充上电,一连接蓝牙,设备名称跳出来三个字 “任同学”,这一下就有了方向, 十有八九是同校的学生。 关键就在于接下来这步,她没去校园论坛发帖,也没找宿管阿姨登记,而是直接打开了知网。 咱们都知道,知网在学生眼里基本就俩用途:查资料、论文查重,多少人对着查重报告愁得睡不着觉,谁能想到这玩意儿还能当 “寻人神器” 用? 她以 “任同学” 为关键词搜,还真跳出了同校一位师兄的信息,再顺着论文里的导师署名往下捋,没多久就联系上了这位任师兄的导师,顺藤摸瓜找到了失主本人。 最后她和男友一起把耳机还了回去,任师兄又惊又喜,特意感谢女博士。 网上有人琢磨,男生怎么会把东西落在女生宿舍,是不是有啥隐情?其实这事压根没那么复杂,任同学自己说了,耳机是在实验室丢的,可能是后来有人帮忙收拾时带错了地方,再加上女博士男友本来就是同院的,校园里跨校区、跨宿舍帮忙带东西很常见,没必要过度揣测。 这位女博士本质上就是用科研里的逻辑推理找线索,从 “任同学” 这个关键词出发,一层层缩小范围,跟警察查案调监控、找证人是一个道理。 这让我想起一个网友说的,她也丢了耳机,知道在租住的楼里但就是找不到,最后打印了十八张纸条贴满各楼层,下午就有大妈送回来了,还收了四十块钱水果当谢礼。 想起以前听说过的事,有的小区丢了快递,调监控找到人了对方还不承认;有的地方捡到手机,张口就要几百块报酬。 不是说人都得无私奉献,但那种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冷漠,确实让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变远了。 反观徐州这位女博士,她捡的耳机价值不菲,完全有私心的机会,可她没那么做,反而动用自己的知识和资源去寻找失主。这种 “为小事大费周章” 的坚持,其实是在对抗当下那种越来越普遍的疏离感。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高学历群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在悄然改变。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社交路径,而是更擅长利用公共资源、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 比如有人用天眼查找失主公司,用地图街景确认地址,甚至用AI识别照片背景。这些方法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可如今,它们正一点点变成日常。 这不叫“内卷”,这叫“升级”。社会在变,工具在变,人的应对方式也得跟着变。 一些人讲“读书无用”,可真是无用吗?或许只是我们还没学会怎么用。这位女博士没说什么大道理,但她给我们上了一课,真正的本事,不是记住多少知识,而是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把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钥匙。 信息来源: 抚观天下 2025-9-26 女博士用知网寻耳机失主,48小时上演“学术寻人记”,网友:学术思维走进生活
“解释不清了!”江苏,女博士在宿舍打扫卫生时捡到一个耳机,大概值800块,忍不住
豌豆大说法
2025-09-26 14:44:00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