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泰国人涌入中国,不看景点,不吃美食,竟然是为了“抢-娃-娃”!很多人还以为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26 12:02:21

30万泰国人涌入中国,不看景点,不吃美食,竟然是为了“抢-娃-娃”!很多人还以为,这是“中泰免签”带来的旅游热。错了!真相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专程,来我们这,当“代购”,抢购“泡泡玛特”的! 这场“娃娃”抢购潮,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在昆明的各大景点,导游,甚至直接用“labubu”玩偶,来当引路的旗帜。泰国的旅行社,更是专门开通了“泡泡玛特”专线,把一个玩具店,列为了和长城、故宫,同等级别的“必打卡”景点。这股风潮,甚至吹进了泰国王室,连公主出行,都要带上一只泡泡玛特,作为时尚配饰。   这股风之所以能刮这么大,明星和王室的“带货”功不可没。2024年4月,泰国顶流Lisa在INS上晒了朋友送的Labubu“心动马卡龙”系列,一下子就把粉丝的热情点燃了。之前这潮玩还挺小众,这一下就成了泰国年轻人的社交硬通货——出门约会不带个中国盲盒,都觉得没面子。   紧接着,泰国王室里爱赶时髦的思蕊梵・娜瓦瑞公主,公开场合被拍到揣着Labubu挂件,直接给这“娃娃”镀了层“皇家同款”的金。这下更炸了,清迈的网红咖啡馆都把泡泡玛特隐藏款当镇店之宝,就为了吸引顾客来打卡。   有明星撑场面,还有王室背书,泡泡玛特早不是普通玩具了,成了身份的象征,不抢到都觉得没面子。   中泰免签政策一落地,刚好给这股狂热的需求搭了座桥。2024年3月1号互免签证开始后,泰国人就开始组团往中国的泡泡玛特门店跑,到后来直接成了规模的“扫货潮”,半年时间里足足有30万泰国人专门为这事儿来中国。   泰国旅行社也机灵,干脆推出“泡泡玛特专线”,把上海南京路的旗舰店、北京三里屯门店,跟长城、故宫列成一个级别的“必打卡景点”。导游带团的时候都不用举旗子了,直接拎个Labubu玩偶,游客一看见就凑过来了。   有个叫Mai的泰国游客说得实在,她跟丈夫来上海,压根没计划逛外滩,直奔泡泡玛特扫货,“买够了才顺便去看看风景”。长沙的门店见泰国顾客太多,还专门贴了泰语说明,方便他们挑;北京的生意人约泰国客户吃饭,都得选在有泡泡玛特的商场,饭后陪着扫货都成了必备环节。   更夸张的是,这早不是单纯的“买买买”了,已经成了一门一本万利的代购生意。有个泰国留学生叫小林,直接把代购做成了副业——每天早上6点就蹲在中国的泡泡玛特门店直播,就算加价50%,订单还是接不过来。   还有个叫阿山的代购说,就Crybaby飞天小女警这一款盲盒,泰国客户一次性订了700端,国内一端500块,转手就能卖660,光这一笔就净赚十几万。曼谷的二手市场更夸张,专门给“上海直邮”的泡泡玛特开了VIP通道,你就知道这生意有多火。   虽然泰国海关要收20%的关税,但就算扣掉这笔钱,剩下的利润也比做普通代购高得多,难怪有人甘愿拖着行李箱挤高铁,把扫泡泡玛特当主业干。   其实泡泡玛特自己也没闲着,一直在推波助澜。为了抓住泰国市场的热度,2024年7月在曼谷开了中国以外第一家Labubu主题店,开业当天营业额就破了1000万,创了海外门店的纪录。还跟泰国外交部合作,出了带泰国文化特色的“Dimoo”系列,作为中泰建交50周年的纪念款。   但就算这样,泰国的货还是不够卖——中国市场的品类更新太快了,联名款、限定款基本都先在中国首发,想抢最新款,还得往中国跑。唯一的麻烦是售后,国内买的只能线上保修,换新了还不能跨境邮寄,但对泰国代购来说,这点不方便根本挡不住赚钱的热情。   这30万泰国人来中国抢“娃娃”,其实是中国潮玩品牌意外的一次“文化输出”。当Labubu成了泰国年轻人的社交货币,当旅行社把玩具店列成必去景点,当王室成员都随身带着,这早不是简单的消费行为了,成了一种跨文化的流行符号。   中泰免签只是给这股热潮开了个出口,真正的根儿,是泡泡玛特刚好戳中了年轻人的收藏欲,再加上悬殊的价格差、明星王室的推波助澜,才让“抢娃娃”比看景点还成了泰国人来中国的主要理由。  

0 阅读:132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