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中方大使时,马科斯突然要求给北京带个话,现场各国记者全都懵了 根据菲媒报道,马科斯见到黄溪连大使时,一开始还维持着以往的 “严肃调调”,对着大使叹气说,菲中之间 “长期存在的南海争端” 没取得进展,是件 “不幸的事”。 马科斯在送别黄溪连大使时这波“急转弯”,看着让各国记者懵圈,其实扒开背后的门道,全是现实给的教训——之前跟着美国喊“强硬”喊得越响,现在就越得低头找台阶,毕竟日子是自己过的,不是给美国看的。 黄溪连大使离任时那句“希望中菲关系早日重回正轨”,说白了就是点醒菲方“你们早偏了”,马科斯心里门儿清,才赶紧借送别场合递话,这哪是突然变卦,分明是硬撑不下去后的“战术转向”。 先说说最实在的经济账,这可是压在马科斯心头的大石头。2024年菲中贸易总额摆在那,足足5094亿人民币,中国既是菲律宾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还是第三大出口市场,相当于菲律宾经济的“重要供血站”。 但这供血站的阀门,正随着南海局势紧张慢慢收紧。就说菲律宾人引以为傲的香蕉,以前在华进口市场能占7成,2024年全年对华出口才46万吨,比起2020年前的百万吨规模直接腰斩,前4个月更是直接少了三分之一。 热带水果整体出口额降了17%,这背后是无数蕉农、果农的收入缩水,这些人手里的选票,马科斯可不敢不当回事。 更要命的是菲律宾的经济命脉——电子业。全球500多家电子企业在菲扎根,集成电路年出口额超400亿美元,2024年对华出口的半导体产品虽然还有447亿人民币,但已经降了10%。 要知道中国市场对这些元器件的需求稳得很,菲律宾要是丢了份额,隔壁越南、马来西亚早就等着接盘。 还有镍矿,中国进口量近9成来自菲律宾,2024年进口了3453万湿吨,可印尼一旦放宽出口政策,菲律宾这碗饭就没那么稳了。 马科斯要是真把中国惹毛了,这些实打实的订单说没就没,到时候国内经济下滑,反对党还不得把他喷成筛子。 再看他抱的美国“大腿”,说穿了就是根“空心萝卜”。2024年4月美菲搞“萨拉克尼布-24”军演,又是部署“堤丰”中程导弹,又是喊着“破坏反介入能力”,场面搞得挺大,结果7月部署9月就撤了,跟季节性候鸟似的,来了又走。 美军自己都说这是“临时部署”,可菲律宾却当真了,跟着在南海频频挑事。3月菲海警船故意冲撞中方舰艇,被水炮喷射后还得挥白旗;8月19日又来仙宾礁挑衅,4410号船故意撞中方海警艇,最后自己撞出结构性损坏,西方记者在场拍了半天,美国除了口头谴责啥实际动作都没有。 所谓的“仁爱礁特遣队”更可笑,就15个美国兵,说是提供“情报支持”,其实也就是摆弄摆弄无人艇,搞搞简单的态势感知。菲律宾自己的海空力量差得远,连基本的域感知能力都没有,全靠美国、日本接济点设备,真要跟中国掰手腕,简直是拿鸡蛋碰石头。 马科斯心里肯定算过账:跟着美国军演要花钱,买美国武器要花钱,可美国给的援助远不如中国市场给的实惠,万一真闹大了,美国大概率是“溜之大吉”,留菲律宾自己扛雷,这种亏本买卖谁愿意干。 国内的压力也早就让马科斯坐不住了。虽然2023年初有民调说82%的人支持南海仲裁,但那都是被炒作出来的情绪,等真真切切感受到贸易下滑的痛,民众的态度早就变了。 香蕉种植户拉横幅抗议,电子厂因为订单减少开始裁员,这些声音比所谓的“民意调查”管用多了。菲律宾的财政本就紧张,2024年光花在军事合作上的钱就不少,要是民生领域再出问题,马科斯的支持率只会一跌再跌。 菲外长拉扎罗在送别黄溪连时特意说“感谢六年贡献”“愿意推动稳定”,其实就是在给马科斯的转向铺路,毕竟再硬撑下去,国内先扛不住了。 黄溪连大使2019年上任时,正是杜特尔特时期的“暖春期”,那时候菲律宾靠对华出口赚得盆满钵满,南海局势也稳当。马科斯上台初期想“两边讨好”,既想拿美国的安全承诺,又不想丢中国的经济好处,结果玩脱了,跟着美国硬了大半年,好处没捞着,还把关系搞僵了。 8月冲撞事件后,中方不仅公布了现场视频,还加强了执法管控,菲律宾再挑衅根本占不到便宜,反而显得自己理亏。 这时候借着送别大使的场合喊“对话”,既能给北京递个橄榄枝,又能给自己找个台阶下,顺便还能安抚国内的经济焦虑,简直是“一举三得”。 说穿了,马科斯这波操作就是“识时务”。之前喊“强硬”是做给美国看,想换点安全承诺和援助,现在发现美国靠不住,中国的反制又实实在在打在经济痛点上,再不转向就要吃大亏了。 现场记者懵圈很正常,毕竟前一天还在炒作“中国威胁”,后一天就喊“对话合作”,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但只要看看菲律宾的贸易数据、美国撤走的导弹、国内抗议的农民,就知道这记“耳光”打得一点都不冤,纯粹是现实教会的乖。
送别中方大使时,马科斯突然要求给北京带个话,现场各国记者全都懵了 根据菲媒报道
山河又月明
2025-09-26 09:51:49
0
阅读:109
用户17xxx60
要继续打痛他,不要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