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财大捐了一点钱,来说说金融羞耻症

驻地球人类 2025-09-26 03:09:16
西南财大今年100周年校庆了。 我这种不知名校友,没法给学校增光添彩,成为老师和校友中脍炙人口的名字。就与其他浙江校友共同认养了学校的一丛三颗大树聊表心意。 与现在金融行业的坏名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几年前,财经类院校收分极高,并且VIP比例相对较低。金融行业鼎盛时代,很少有人会花时间准备上岸,四大、外企、500强管培生,条条大路通罗马。 也许社会的确不需要那么多金融人才,但那时候的财经专业筛选出了最会读书和最能吃苦的人,又给予了这群人足够多的激励,这群人在哪里都能做的风生水起。 遗憾的是,到了现在,特别是我所在的一级市场行业,对商科类的排斥接近偏激。即便是商科出生的合伙人,也拒绝再招收商科背景的应届生。商科似乎意味着虚无、纸上谈兵、💩上雕花。大量以商科为专业背景的文科生,陷入漫长的求职困境。 很多时候,我在面对骄傲的创业者时。他们会问我是什么学历的。我不忌讳我本科是学经济学这一背景。有些创业者比较直白,会直接反问“你看得懂我的技术吗?”有些创业者则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金融羞耻论本来仅仅是一种偏见。而一旦从业者真正羞耻起来,那么偏见真的会变成事实。 我在前两年也会怯生生地认怂,觉得我不专业所以我不配发表观点。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事实上,扎实的理论基础,严密的思考逻辑,在理工科中需要,在商科中也需要。我从未在与理工科投资人的对谈中落于下风,技术的先进性需要判断,但是大家都工作了十年,谁能保证一个理工科背景的人一定预判的比经济学背景的人准确。更何况商业模式的成立与否,未来市场的预测,都大量基于实践与认知,而不是基于专业背景。 只是我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彰显我的分析立得住脚。理工科背景的投资人可能只需要一句:“我问了我大学教授。” 在校友讨论会上,大部分事业有成的财经校友认为“金融羞耻论”是不存在的,金融行业依然是远高于平均收入水平的行业。那是因为他们已经事业有成。每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我很同情现在的商科学生。 但是人不能反过来抱怨自己的专业,更不能因为遇到的困难自怨自艾。 学好知识,修好人品,做个扎实、可靠的人,哪怕在以浮夸著称的金融行业里,都是一生的基本盘。 感谢母校让我有聊表心意的机会。 希望大树好好生长,🙏我和我所在的一级市场早日度过寒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