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悲剧了!湖北武汉,一老人买了张自动按摩床,每天躺上去放松身体,用了几天感觉效果不错,就突发奇想,趴着让机器按身体前侧,结果享受完后,突然感到腹部疼痛不已,去医院一检查,竟被确诊5根肋骨骨折! 老人后来跟医生回忆,当时觉得后背按了几天特别解乏,就琢磨着“正面也有不少肌肉,要是能按按肯定更舒服”,没翻说明书也没多想,直接翻个身趴在了按摩床上。一开始还觉得按摩头的力度挺合适,等按完起身准备倒水喝,刚走两步就觉得肚子那一块儿揪着疼,一开始以为是岔气,坐在沙发上歇了会儿,谁知道疼痛越来越厉害,甚至连深呼吸都费劲,家里人一看情况不对,赶紧扶着他往医院跑。 到了医院拍了片子,医生一看结果就皱了眉,说这5根肋骨的骨折位置,跟按摩床按摩头的按压轨迹能对上。医生解释得特别通俗:“咱们后背的肌肉厚,还有脊柱撑着,按摩床的力度是照着背部的耐受度设计的;但正面不一样,肋骨又薄又脆,周围没多少肌肉保护,那按摩头的力度直接怼在肋骨上,就跟用硬东西敲薄木板似的,很容易就断了。”老人这才后悔,说当初买的时候光听商家说“全身能按”,自己也没仔细看说明书上写没写“不能趴着按”。 这里面其实有两个点特别值得咱们留意。一个是咱们用家用保健器械的时候,很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觉得“它是按摩的,按哪儿都行”,却忽略了这些机器的设计都有特定场景,就像咱们穿鞋子,运动鞋不能当高跟鞋穿,按摩器械也不是随便换个姿势就能用。我姥姥前阵子买了个颈部按摩仪,一开始她觉得“反正都是按脖子,正着反着没区别”,结果反着戴的时候,按摩头怼到了下巴下面的动脉,吓得她赶紧摘了,后来翻说明书才看到“仅限颈部后侧使用”的提示,从那以后我就特意帮她把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都用红笔标出来,每次用之前都提醒她看一眼。 另一个点是商家的引导问题。很多时候商家推销保健器械,都忙着说“能缓解腰酸背痛”“能促进血液循环”,却很少主动跟消费者讲“哪些情况不能用”“哪些姿势有风险”,尤其是面对老人的时候,要是能多一句提醒,或者把禁忌事项印得大一点、通俗一点,可能就能避免不少麻烦。不过话说回来,咱们自己也得主动,拿到新器械别先急着试,花十分钟翻翻说明书,不确定的地方问问儿女或者医生,别觉得“说明书都是废话”,那上面的每一条其实都是安全提示。 好在老人经过治疗,肋骨已经慢慢愈合了,现在用按摩床的时候,不仅自己会先看说明书,还会提醒小区里一起遛弯的老伙计们“用新玩意儿可得小心”。其实老人想通过按摩床放松身体,这份注重健康的心思特别好,咱们要做的不是否定这些便利的保健工具,而是学会“安全地用”——儿女多帮老人把把关,商家多尽点提醒义务,咱们自己多一份细心,这样才能让这些器械真正帮上忙,而不是添了麻烦。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活该这个老板发大财!”9月19日,湖北武汉,一火锅店老板还清了100多万元的债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