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又火了,这次是因为“睡不着”? 国足又火了,因为国足的后卫刘洋在网络上吐槽

三事堂 2025-09-20 13:57:36

国足又火了,这次是因为“睡不着”? 国足又火了,因为国足的后卫刘洋在网络上吐槽,因为国足没有包机,飞机上有个小孩一直在吵闹,根本没法入睡。 ​但评论区更热闹,有网友表示,如果没有国足的人在那架飞机上,小孩就不会哭了。因为他们可能是足球的未来,他们羞于同现在的国足坐同一个航班。 ​还有网友表示,刘洋应该上去告诉小孩,我是国足的。这样小孩就会大笑不止,因为国足几乎没有什么胜利的成绩。很多时候,在很多人眼里国足就是一个笑话。 ​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其他体育运动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国足是个例外,足球运动员的收入越来越高,待遇越来越好,脾气越来越大,球却踢的越来越差。 说句实在的,刘洋这吐槽一出口,与其说是“委屈”,不如说是戳中了大众对国足积怨已久的那根弦——不是网友故意刻薄,是这“委屈”来得太没道理。去年女足征战世界杯,去的时候坐的是经济舱,机舱里也有带孩子的乘客,没见哪位姑娘出来说“吵得没法睡”;今年男篮去菲律宾打世界杯,主力队员也没享受到包机待遇,输了球回来只说“回去好好练”,没抱怨过旅途辛苦。怎么到了国足这里,飞机上有小孩哭闹,就成了值得拿出来说的“困扰”?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那层“待遇”与“成绩”的倒挂。就拿公开数据来说,刘洋作为国足现役后卫,俱乐部年薪早就突破千万,就算是替补队员,年薪百万也是常态;可再看女足,核心球员的年薪能到百万就算顶流,多数基层女足队员,月薪甚至不足一万,还得靠兼职补贴生活。可成绩呢?女足能在亚洲杯决赛落后两球的情况下逆风翻盘,硬生生把冠军奖杯捧回来;国足呢?去年世预赛1-3输给越南,创下历史最差战绩,赛后连句像样的“对不起”都显得敷衍,转头就因为飞机上的噪音吐槽“没法入睡”——球迷熬夜看球,输到心塞整夜睡不着的时候,谁又来体谅过这份憋屈? 网友说“小孩是足球未来,羞于同国足同机”,这话听着扎心,却是藏着多少人的无奈。从2002年国足第一次冲进世界杯,到现在已经过去22年,这二十多年里,咱们喊着“青训为本”,可校园足球场地没多建几个,基层教练缺口一大把;反观日本,人家把足球纳入校园必修课,街头足球场随处可见,现在人家的男足能在世界杯上赢德国、西班牙,咱们却还在亚洲三流里打转。更讽刺的是,国足队员的“娇气”倒是跟着收入涨了不少:训练迟到、赛后耍大牌的新闻时不时冒出来,有的队员连基础的体能测试都差点没过,可一说到待遇,包机、五星级酒店、高额赢球奖,一样都不能少。 有人说“运动员出门比赛需要休息,这诉求没毛病”,这话没错。但休息的前提,是你得配得上这份“被体谅”。当年女排姑娘们打奥运预选赛,辗转好几个国家,坐的都是经济舱,落地就去训练馆,没见谁喊累;乒乓球“梦之队”每次出国比赛,行李里装的全是训练服,就算拿了冠军,也会说“回去还得加练”。这些队伍待遇也不低,可为什么没人吐槽他们“待遇好球差”?因为他们的每一分收入,都和赛场上的拼劲、拿回来的成绩挂钩。国足要是能在比赛里多跑几步,防守时少漏几个球,哪怕输了也输得有骨气,别说飞机上有小孩哭闹,就算坐绿皮火车去比赛,球迷也会心疼地说“辛苦了”。 可现在呢?训练场上是“散步式防守”,比赛场上是“眼神防守”,输了球就找理由:要么怪场地不好,要么怪裁判不公,要么就像这次,怪飞机上的小孩太吵。仿佛从来没想过,自己拿着千万年薪,对得起那些熬夜看球的球迷吗?对得起那些在基层苦苦坚持的青训教练吗?对得起“中国足球”这四个字吗? 其实网友的调侃,从来都不是真的“恨”,而是“爱之深责之切”。谁不希望自己国家的男足能争口气?谁不希望在世界杯赛场上,能看到中国球员的身影?可这份期待,一次次被“高薪低能”“娇气抱怨”浇灭。刘洋吐槽“没法入睡”,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才能让国足的成绩,对得起自己的待遇,对得起球迷的期待——毕竟,真正能让球员“睡个安稳觉”的,从来不是包机和安静的机舱,而是赛场上拼出来的胜利,和球迷真心实意的认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8
三事堂

三事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