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吓人!”江苏一老太凌晨熟睡时,突然感觉身上有东西,她猛地睁开眼,发现是1

三事堂 2025-09-20 10:57:33

“这是真吓人!”江苏一老太凌晨熟睡时,突然感觉身上有东西,她猛地睁开眼,发现是13岁孙子在给她盖被子,和孙子交流时,对方一言不发,还淡定的走出屋门,老太意识到孙子可能在梦游,于是紧紧跟在他身上,而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人意外,网友:梦游可不敢叫醒! ​​据点时新闻9月18日消息,老太年纪大了,她看出孙儿的不对后,不敢贸然行动,她虽能安静的陪伴在左右,但难不保孙儿会做出过分的举动,到时候她制止不住,可就完了。 ​​思来想去还是得让家里其他成员和她一块守护,众人听到这事,有些不敢相信,只因孩子长这么大,根本没出过这事,可老太绝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老太蹑手蹑脚跟在孙子身后,借着客厅窗外透进来的月光,看着孩子脚步轻飘飘的,像踩在棉花上,走得慢却稳,一点不像平时蹦蹦跳跳的样子。她攥着衣角,大气都不敢喘,心里直打鼓:“这孩子咋回事?咋连妈都不叫一声?” 孙子没往别的地方去,先走到客厅沙发边,伸手摸了摸靠垫,又把歪掉的毯子扯平,动作慢悠悠的,像是在完成什么固定任务。接着转身走向书房,推开门时没发出一点声响,伸手从书桌一角摸到自己的课本,翻了两页又合上,然后把课本放回原位,全程眼皮都没抬一下,也没看老太一眼。老太跟在后面,心揪得紧紧的,想喊又不敢喊,就怕一嗓子把孩子喊“醒”了,反倒出乱子——她年轻时听老人说过,梦游的人不能突然叫醒,不然会“丢魂”,虽说是老说法,可她不敢赌。 没一会儿,老太悄悄摸出手机,给儿子发了条语音,声音压得极低:“快起来,你儿子不对劲,在梦游,我跟在他后面呢,你赶紧过来搭把手!”儿子小张迷迷糊糊看到消息,起初还以为妈老糊涂了,看错了,可转念一想,妈从来不会拿孙子的事开玩笑,一骨碌爬起来,拽着还在睡的媳妇就往客厅跑,鞋都没穿好。 夫妻俩跑到客厅门口,就看见儿子正站在阳台栏杆边,背对着他们看月亮,身影小小的,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安静。小张刚想冲过去,被老太一把拉住,嘴凑到他耳边:“别惊着他!慢慢走过去,看着就行。”媳妇小李捂着嘴,眼泪都快出来了,她想起前几天儿子月考没考好,回来闷不吭声写作业到半夜11点多,她还催着孩子“再刷两道题”,当时孩子就揉着眼睛说“有点累”,她没当回事,现在想想,心里又悔又怕:“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没睡好才这样?” 就这么着,一家四口,三个大人围着一个梦游的孩子,在客厅里“打转”。孙子后来又走到厨房,打开冰箱门,拿了瓶矿泉水,拧开盖子却没喝,就那么举着,站了半分钟,又把水放回冰箱,关上门,转身往自己房间走。走到房门口时,他顿了一下,像是想起什么,又折回来,走到老太面前,伸手把刚才给老太盖的被子又拉了拉,然后才进房躺下,没多久就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像是啥都没发生过。 直到孙子睡熟,三个大人才敢坐在客厅里喘气,小张赶紧搜了搜梦游的知识,越看越后怕:“网上说梦游时人意识不清,要是刚才他走到厨房摸了刀,或者爬阳台,后果不堪设想!”第二天一早,一家人没敢耽误,带着孩子去了医院,儿科医生听完情况,又给孩子做了检查,说孩子身体没啥大问题,梦游大概率是最近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导致的,“现在初中生学业重,要是长期熬夜、情绪紧张,就容易出现睡眠障碍,梦游就是其中一种。”医生还特意纠正了老太“不能叫醒梦游者”的说法:“不是绝对不能叫醒,要是遇到危险,比如靠近火源、窗边,得轻声引导他离开,或者慢慢叫醒,别突然大喊大叫就行,主要是避免他受惊后混乱受伤。” 回来的路上,小李抱着儿子,跟孩子说:“以后作业写不完别硬撑,跟爸妈说,咱们不跟别人比分数,身体最重要。”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对凌晨梦游的事一点印象都没有,只记得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给奶奶盖被子,还在书房看了书。 这事传到网上,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还好老太细心,要是没人跟着,太危险了”,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累了,作业多睡得晚,家长真得多关注下,别光盯着成绩”。其实网友说得没错,梦游看似是“小插曲”,实则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发出的“信号”——它在提醒家长,别让学业压力挤占了孩子的睡眠,别让“为你好”变成了孩子的负担。 想想咱们小时候,放学就疯玩,天黑就睡觉,哪有这么多“睡眠问题”?现在的孩子,书包比人还重,作业写到半夜是常事,家长焦虑,孩子也跟着紧张,时间长了,身体能不出问题吗?这次老太孙子的事,也算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孩子的健康,比分数重要;孩子的睡眠,比刷题值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4
三事堂

三事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