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3岁男子丢下怀孕5个月的妻子再也没有回来,妻子不听劝阻,坚持生下了

史面的楚歌 2025-09-18 11:27:51

2020年,33岁男子丢下怀孕5个月的妻子再也没有回来,妻子不听劝阻,坚持生下了儿子,如今孩子5岁了,妻子告诉孩子“你爸爸是英雄”。 信源: 中国青年网 2023-03-20《陈红军,今天是你的生日!》百度百科|陈红军 中国青年网|“爸爸……”陈红军儿子贴着照片这一吻,让人落泪! 您听说过喀喇昆仑山上的英雄陈红军吗?这是个让无数人听了心里发酸又敬佩的故事。 陈红军打小就有股子军人劲儿。他老家有个叔叔当过兵,小时候总见叔叔穿着军装回家,他就跟着学敬礼,帽子歪歪扭扭扣在头上,可腰板挺得比谁都直。 后来上大学,他考上了西北师范大学,本来已经通过公安特警考试,工作稳定待遇也好。 可2009年夏天,兰州军区征兵通知下来那天,他盯着墙上挂了多年的旧军帽,突然想起叔叔说过的话:“好男儿就该去守边防。”当晚他就把特警录用通知收进了箱子,收拾行李去了军营。 新兵分配时,他去了喀喇昆仑山。那地方可不好待,平均海拔5500多米,氧气稀薄得喘气都费劲,冬天雪能没过膝盖,夏天风刮得人站不稳。 可陈红军不怕苦,别人训练偷懒时,他在雪地里加练战术;别人嫌高原反应难受,他偏要跟着老兵学认路标。 慢慢的,他从普通战士熬成班长、排长,最后成了全团最年轻的营长。战友们都说,营长有股子“倔劲”,钱包里总装着张泛黄的结婚照,那是2016年和妻子肖嵌文的婚礼拍的; 巡逻时看见战友手冻裂了,他默默把自己的护手霜塞过去;过河探路永远抢在最前面,裤腿湿了也顾不上。 肖嵌文是音乐老师,和陈红军感情好得很。可两人成婚后,聚少离多是常事。 2020年春节,陈红军回家休假,肖嵌文告诉他“有啦”,他高兴得直搓手,说等孩子出生,要给孩子讲喀喇昆仑的故事,带他去看自己守过的界碑。谁能想到,这竟是两人在家待得最久的一次。 那年6月,喀喇昆仑的雪还没化透,外军突然越境挑衅。团长祁发宝带着几个人去谈判,结果中了埋伏,当场受了重伤。 陈红军正在营部值班,一听消息拔腿就往外跑,边跑边喊“带枪!带急救包!”到了现场,他抄起枪就往前冲,把团长护在身后,又一头扎进乱石堆里救战友。 子弹擦着耳朵飞,石头砸在背上生疼,可他像没知觉似的,直到最后一口气,还在喊“顶住!顶住!”那场冲突里,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四位战士永远留在了喀喇昆仑。 肖嵌文得知消息时,肚子里还怀着五个多月的孩子。她躲在屋里哭,可哭够了擦干眼泪,对肚子里的娃说:“你爸是英雄,你得替他好好活着。” 那阵子她身子虚,总头晕,当地政府派了医生天天上门检查,生怕她和孩子有个闪失。 10月孩子出生那天,护士把小被子裹好递过来,她盯着孩子眉眼看了又看——真像他爸。她给孩子取名“小红军”,小名就叫“红军娃”。 这些年,肖嵌文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她在学校教音乐,下了课就回家给孩子讲爸爸的故事:“你爸小时候戴军帽学敬礼,可认真了”“你爸在雪地里巡逻,鞋帮子冻得硬邦邦,还笑着说‘这样走路不打滑’”。 孩子懂事后,总摸着床头的军帽问:“妈妈,爸爸的帽子为什么有这么多灰?”她就摸摸孩子的头:“那是爸爸守边防时落的,每一粒灰里都有爸爸的勇敢。” 和国家一样,没忘了这些英雄。陈红军得了“卫国戍边英雄”的称号,肖嵌文被调到西安音乐学院工作,孩子在西安上了学。 每年清明、中秋,部队和社区的人都会来家里,送米送油,问问有啥困难。肖嵌文总说:“红军要是知道,肯定不让麻烦组织。”可她心里明白,这是国家在疼她的红军娃。 陈祥榕牺牲时才18岁,他生前写过“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现在他姐姐也穿上了军装; 肖思远的弟弟参了军,说要替哥哥守边防;王焯冉救战友时被河水冲走,他老家的村里立了碑,每年都有老百姓去献花。 喀喇昆仑的风还在吹,加勒万河的水还在流。可您知道吗?现在好多年轻人去那里旅游,都会在界碑前放束花,对着山喊:“英雄,我们来看你们了!” 小红军今年5岁了,会背“爸爸是英雄”,会画军帽,还会举着玩具枪说:“我长大要像爸爸一样,守我们的家!” 这就是陈红军的故事,一个关于梦想、坚守和爱的故事。他用生命守护了国土,他的家人用坚强传承着精神。就像喀喇昆仑的雪松,风越大,根扎得越深。这些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0 阅读:0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