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粟裕的家里来了一位64岁的老汉,当粟裕看到那老汉的时候吓了一跳,因为他在40年前就已经牺牲了。 陈兴发1912年出生在江西贵溪穷山沟里,家里穷得叮当响,从小跟着爹妈干农活,练就一身硬骨头。十来岁时,爹把他送去学武,拜的师傅是周德山,这老头子以前混过义和团,教的功夫实打实。陈兴发吃苦耐劳,冬天光膀子站雪地里练桩,夏天背大石头山上跑,练到十几岁能单手举百斤石锁,村里人都说他壮得像牛。1929年,17岁那年,家乡来了红军宣传队,方志敏带队讲土地分给穷人,陈兴发一听就热血上头,当场报名参军。先在红十军干通讯员,脑子活络,送信避开国民党岗哨,很快就调到红七军团特务连。1933年入党,当上粟裕警卫特务连连长,两人天天见面,粟裕觉得他可靠,关系越来越铁。 国民党抓壮丁祸害乡亲,陈兴发全家遭了殃,父母兄弟四个被枪杀扔河里。他憋着仇,多次请战上前线,粟裕知道他本事大,1935年初同意调他去机枪连当连长,让他打硬仗。陈兴发到前线如鱼得水,扛机枪带头冲,战功一个接一个,很快就升红10军团营长,随部队北上抗日。国民党围追堵截,红七军团在浙南文成县撞上三个敌团,仗打了两天两夜,敌火力猛,阵地守不住,粟裕右臂中弹还指挥。陈兴发管机枪阵地,子弹从左眼打进,他倒地血流一地,大家以为他完了。战后找尸体没影,粟裕认定他牺牲了。 陈兴发其实没死,当地群众发现他还有气,偷偷抬走送医。医生冒险开颅取弹片,他昏迷好几天醒来,左眼瞎了。托人给部队送信,但红七军团早转移,联系不上。1937年,他辗转到赣南,陈毅听说他事儿,觉得他身手好,让他当警卫队长。从那起,陈兴发跟着陈毅干,一直干到新中国成立。抗日时,部队改编新四军,他帮陈毅传指令到各游击队,一次在湘赣边被疑心重的手下扣住,查清楚后放了。他常伪装过敌线送情报,关系跟陈毅像哥们儿。 解放战争打完,陈兴发随陈毅进上海,当华东军区交际处副处长。组织想升他正处,他写信推了,说不合适干这个,坚持回江西老家搞建设。陈毅看他铁了心,就批了。回贵溪当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管民兵训练,检查武器。1952年转井冈山宁冈县供销社主任,管货物分发,组织挖井修桥,帮村里解决水荒。退休前一直干基层,1966年身体不行了才歇。 1977年,陈兴发作为老红军代表,随江西省委去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出发前,他跟组织提想见见老首长粟裕,批了。他到北京,直奔粟裕家。粟裕听说陈兴发来访,先是愣住,以为听错,因为四十多年前那仗他亲眼见陈兴发中弹倒下。见面后,粟裕确认是真人,俩人聊起过去战斗,陈兴发讲受伤后被救、跟陈毅干的事儿,粟裕讲当时找尸体绝望。重逢让俩老战士感慨革命路艰辛。 重逢后,陈兴发回江西继续过日子。1973年,萧劲光听说他活着,赶紧指示江西照顾好他晚年,给了6000元,他捐给山村学校建教室。退休待遇行政十一级,住贵溪老房,身体旧伤常犯,揉太阳穴忍着。1980年,头部旧伤复发,医院抢救几天没顶住,68岁走了。省委开追悼会,追授革命烈士,墓在村外山坡。
志愿军四任司令员,对整体战局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位?“1951年4月13日,飞机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