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厦门刑场上,怀胎八月的梁慧贞摘下手表塞给刽子手:“别打肚子,朝头开枪,

小史论过去 2025-08-26 12:31:55

1931年厦门刑场上,怀胎八月的梁慧贞摘下手表塞给刽子手:“别打肚子,朝头开枪,”刽子手掂着金表刚要咧嘴笑,目光扫过孕妇隆起的腹部突然僵住——这个杀入不眨眼的汉子,第一次在刑场犹豫了。 梁慧贞1905年出生在海南琼山一个官宦家庭,家里有大院子和书房,她从小跟着父亲学认字,常常自己翻书练习。家人给她安排新式学校,她在课堂上总被老师夸聪明。1926年21岁,她在广东省第六师范学校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候她在地下室宣誓,声音很稳。毕业后回琼崖当女子学校校长,一面教书一面搞妇女运动。她带学生集会,反对旧习俗,当地乡绅气得在茶馆商量怎么举报她。报纸上说她是红色女魔,她看到就扔一边,继续干活。 她的婚姻也不按老规矩来,和第一任丈夫林熙春因为政治想法不一样就分开,那时她怀孕还没结婚,街坊都在背后说闲话。后来她嫁给革命同志王海萍,婚礼没大办,就同志们见证。王海萍给她一块金表,她一直戴着。1929年,组织让她去福建省委秘书处管联络,她坐船到厦门,带的文件藏在行李里。在那儿她忙着整理情报,传给地下点。王海萍在别的地方管武装,两人很少见面,她写信说革命路上能碰上就是缘。 1931年初,她知道自己怀孕了,但没闲下来,还在联络点跑来跑去传情报。3月25日下午,军警冲进省委机关,她正收拾文件就被抓,和其他5名同志一起关起来。审讯从那天晚上开始,敌人要她交代名单,她不开口。审讯者用鞭子抽她肚子,她抱住不让打。敌人少给她吃的喝的,她在牢里忍着。有次女狱卒给碗粥,底下有纸条说王海萍在想办法救她,她看完就吞了。4月底,当局要杀她,她在牢房写遗书,只写对革命的信念。 5月1日凌晨,厦门禾山郊区刑场很暗,海风咸咸的,草在风里动。押解队从监狱走出来,士兵拿着枪在两边,脚踩泥路声音闷。为首的梁慧贞个子小,肚子鼓鼓的,走路稳,没低头。后面士兵手出汗,有人调整枪带不响。她被带到浅坑站住,坑边有旧血,地不平。她没哭没求,两个月刑罚让她脸白,眼看前方。 她抬左手摘手表,链子轻响,那是王海萍结婚送的。她转身对刽子手,一个壮汉,脸有疤,眼冷。他平时杀人不眨眼,这次接表停了一下。她塞给他,说别打肚子,朝头开枪。刽子手掂表,凉凉的,想笑露牙。但眼看她肚子,起伏的,他僵住,手停表上,笑卡住。 风吹他头发,他喉咙动,枪口从肚子抬到头。士兵们不喘气,远处有浪声。他扣扳机前,眼不看肚子,枪响烟散。她晃一下倒坑里,血从头流,染土。刽子手看表,退几步,其他士兵查尸体,场子静了。 枪响后,梁慧贞和肚子里的孩子没了,士兵盖布,队走得快。王海萍在山里管武装,收到消息时看地图,同志给遗书,他看纸抖,但折起继续命令。一年后1932年,他被抓,敌人绑他用铁链,重刑要情报,他不说话。敌人带他到同一个刑场,他28岁倒下,枪声在郊区响。 多年后,厦门建王海萍梁慧贞烈士纪念馆,大厅石板地,墙挂照片,梁慧贞出生证明和入党书在玻璃柜。王海萍军帽放好,金表说刽子手留后还回来,灯光下亮。游客进厅走慢,停柜前看,有人摸玻璃懂他们事。 梁慧贞事编进教科书,当革命历史,学生课上翻书,老师讲她一生。她的形象是小说小城春秋女主角原型,书里写她干活,读者灯下看,页上她的故事。馆外石碑刻名,风过树叶响。

0 阅读:0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