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共产党员陈斌即将被敌人处决,他突然看到人群中有三个熟悉的身影,立马大

万物知识局 2025-08-22 09:57:21

1947年,共产党员陈斌即将被敌人处决,他突然看到人群中有三个熟悉的身影,立马大喊:“家里有狗,快回家!”   1947年的庆阳,天空阴沉,城里看似安静,其实到处弥漫着压抑的气息,国民党胡宗南的部队进入后,搜捕行动不断升级,百姓都活在惶恐之中。   烈士纪念碑在炸药声中轰然倒塌,尘土和石屑飞散,仿佛整个城池都在颤抖,人们心中明白,这不仅仅是对一座石碑的摧毁,更是对共产党人意志的挑衅。   在这样的环境里,地下党的工作更加危险,而县委副书记陈斌肩上背负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沉重,他必须在白色恐怖中护送同志们撤离。   陈斌换上破旧的棉袄,在脸上抹了一把尘土,背着竹篓,装作一个普通赶集的农人,他随身带着那张亲手绘制的地图,上面标注着敌军布防的关键点,这是他和民兵们在数月摸排中换来的成果。   田埂小路上杂草齐腰,他贴着沟壑走,尽量避开巡逻队,烈日下,他低着头,汗水顺着鬓角流淌。   终于他在一棵歪脖子的老榆树前停下,这是联络点的暗号,他心里一松,推门进入时,窑洞里已有几名同志在等待,昏黄的灯光映着他们紧张的面孔。   炕桌上铺开一张纸,几个人低声商量着撤离路线,眼神里既有忧虑,也有对未来的希冀。   紧绷的空气很快被敲门声刺破,三长两短的节奏,是熟悉的暗号,屋里的人互相对视一眼,心头稍稍放松,来者是老货郎谷老四,过去曾多次为游击队送情报。   可是门一开,冷光闪过,枪口已对准额头,十几个敌人蜂拥而入,冲在前面的正是谷老四和何玉林。   这两个曾经的同志,如今胸口别着敌人的徽章,土屋里顿时一片混乱,文件被塞进火炉,还没燃尽便被士兵扑灭,字迹在火星中蜷缩成灰,同志们愤怒又无奈,背叛的痛苦比枪托的打击还要沉重。   陈斌很快被押进牢房,残酷的刑讯接连不断,盐水灌喉,烧红的烙铁按在皮肤上,血水和汗水混在一起。   他的身躯不断颤抖,却咬紧牙关不吐半字,桌上摆着银元和盖了红印的任命书,敌人许以高官厚禄,企图动摇他的意志。   他满口鲜血,眼神坚定,什么也没有答应,日子在痛苦中煎熬过去,特务们失去耐心,决定将他押上刑场,用公开处决来制造恐慌,也妄图借此引出潜伏的同志。   处刑那天,乱葬岗被选作刑场,三丈高的绞刑架立在荒凉的土丘上,四周刺刀森然,百姓被强迫前来围观,人群沉默,只有风吹过枯草的声音。   陈斌被反绑着双手,押上刑台,身形瘦削却挺直如松,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人群,忽然定格,他看见了三个熟悉的身影,李叶和两名武工队员混在人群里,神色紧张,正等待时机。   陈斌心中猛然一震,几乎立刻明白了这是一张网,敌人正是借自己引他们现身,若他们贸然行动,整个地下组织都将陷入灾难。   就在这一瞬间,他猛地吸了一口气,声嘶力竭地喊了出来,那句普通人听不懂的话语,在场上空震荡开来:“家里有狗,快回家。”   这是约定好的暗号,意味着内部出现了叛徒,必须立刻撤退,人群中有人身子猛地一僵,李叶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眼泪几乎夺眶而出。   她懂得这是最后的提醒,咬紧牙关压下心中的冲动,带着身边的同志迅速散入人群,没有多看一眼,她转身消失在骚乱里,泪水在脸颊上烫出灼痕。   刑场上枪声骤然响起,陈斌胸口被击穿,血洒在冰冷的泥土上,百姓中传来低低的啜泣,他的身体逐渐倒下,脸上却浮起一丝解脱的笑意,他知道自己守住了最后的防线,同志们会活下来,火种不会熄灭。   岁月更替,风沙磨平了当年的刑场,解放后的庆阳,公安机关展开追捕,谷老四被押赴刑场,在人们的怒吼声中偿还血债;何玉林也被判处终身监禁,余生都在牢狱中度过。   公审大会那天,十里八乡的百姓挤满了场院,有人举着烈士的遗像,泪水模糊了眼睛,愤怒的声音久久回荡。   烈士的牺牲并未被遗忘,清明时节,烈士陵园的石碑前,总有人轻轻放下一束山丹丹花,碑文上的名字已经斑驳,但每一个字都承载着血与火的记忆。   那句在枪口下喊出的暗语,穿透了岁月,提醒着后来的人们,信念可以比生命更坚硬,陈斌的身影定格在刑场的那一刻,却照亮了无数人的心。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华州检察院——1947年刑场之上,一革命者声嘶力竭地喊道:“家里有狗,快回家”

0 阅读:65

评论列表

用户24xxx67

用户24xxx67

2
2025-08-22 11:15

[赞][赞][赞]

用户10xxx66

用户10xxx66

1
2025-08-22 11:05

恓牲在黎明前的中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