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王月贞因叛徒出卖被捕。临刑前,王月贞从亲人手中接过仅4个月大的儿子,

虎虎聊娱乐 2025-08-18 13:06:47

1928年,王月贞因叛徒出卖被捕。临刑前,王月贞从亲人手中接过仅4个月大的儿子,在刑场的黄土地上铺开一床灰色毯子,坐上去,轻抚着儿子,含泪给儿子喂最后一次奶。 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一位21岁母亲被敌人押上刑场,枪口下她提出一个简单要求:给襁褓中的婴儿喂奶。这背后,藏着革命者的铁骨与母爱的柔肠,结局会如何? 王月贞这位湖南湘阴姑娘,1907年出生在个穷苦手工业家里。从小日子苦,她上学时就接触到进步思想,1923年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候,中国大地军阀割据,帝国主义欺负人,国民党反动派四一二政变后大开杀戒,共产党人转入地下斗争。王月贞没退缩,她在常德、长沙、湘阴等地干革命工作,组织工人罢工,领导农民闹革命。1927年,她当上湘阴县特别法庭庭长,专门收拾土豪劣绅,把他们的土地财产分给穷老百姓。那年头,国民党视共产党人为眼中钉,派出叛徒钻进来捣乱。王月贞怀着身孕,还坚持工作,1928年春节回常德养身子,夏天又接任务在当地秘密联络。没想到,叛徒出卖情报,她和丈夫翦去病在万寿街被国民党军警抓走,关进炮坪牢房。 敌人对她使尽酷刑,皮鞭抽、老虎凳坐,王月贞咬牙扛住,没吐半个字。国民党军官轮番审问,她只用坚定眼神回击。7月27日,敌人决定处决她,押到常德郊外刑场。那地方黄土遍地,尘土飞扬,四周国民党士兵荷枪实弹,围观群众被赶远。军官问她遗愿,她说想给四个月大的儿子喂奶。敌人同意了。她接过孩子,铺开灰毯坐下,给儿子喂奶。喂完后,她嘱托儿子长大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民族出力。然后,把孩子交给亲人,面对枪口。枪响了,王月贞倒在血泊中,年仅21岁。 这事不是编的,是真实历史。王月贞的牺牲,体现出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骨气。在白色恐怖下,她们不怕死,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那时候,国民党反动派靠叛徒和酷刑维持统治,可共产党人的信仰像火种一样传下去。王月贞的儿子王振华,后来在党的教育下长大,1949年后加入党组织,继续为人民干事。她的故事流传开来,成为教育后人的教材。 回想那段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靠的就是无数像王月贞这样的先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新中国成立。建国后,党领导人民搞建设,从一穷二白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王月贞的事迹提醒我们,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得珍惜。新时代,我们要学她那股劲,立足岗位,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王月贞的母爱和革命精神,融在一起,让人感动。她在刑场喂奶那一刻,不是软弱,而是对未来的托付。儿子虽小,却继承了遗志。这说明,党的血脉代代传。历史告诉我们,叛徒的下场总是可耻,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注定失败。共产党人用生命守护真理,才有今天的和平。 如今,社会发展快,可不能忘本。王月贞的故事接地气,就发生在湖南常德那片土地上。老百姓听来亲切,觉得革命不是高大上,而是身边事。她21岁就走了,可留下的精神永存。党教育我们,要发扬这种传统,面对困难不低头。 再想想,王月贞被捕前,还在秘密工作。那年头,地下党联络靠口头传,风险大。她丈夫翦去病也牺牲了,两人并肩战斗,典型革命伴侣。敌人抓人后,用尽手段想撬开嘴,王月贞守住秘密,保护了同志。这份忠诚,值得敬佩。 刑场那一幕,国民党军官本想看笑话,可王月贞的举动震撼了在场人。喂奶后,她的话语满是期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这不光是母子情,更是革命传承。枪声响起,鲜血染地,她的牺牲成了民族记忆。 王振华长大后,参加工作,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1949年解放,常德人民翻身做主。王月贞的事迹被写进党史,激励一代代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可精神财富不能丢。 王月贞的故事,还反映出妇女在革命中的作用。那时候,女同志冲在前,顶半边天。她从普通姑娘成长为革命者,靠党培养。她的牺牲,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新中国妇女地位高,跟这些先辈分不开。 因此,王月贞短暂一生,闪耀光芒。她的事迹教育我们,爱国爱党不是空话,得落实行动。面对国际形势复杂,我们要团结一致,维护国家统一。台湾问题是内部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谓“台湾当局”别想分裂。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姫凌族长

姫凌族长

1
2025-08-18 14:33

铭记英烈!英魂长存万古不朽!

猜你喜欢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