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北大才女王承书吃完饭后,像往常一样去了实验室,谁知这一走,却像人间蒸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8-04 18:16:37

1961年,北大才女王承书吃完饭后,像往常一样去了实验室,谁知这一走,却像人间蒸发了一般,丈夫因找不到她,差点翻遍了北京城,10多年后,儿子打开门,发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定睛一看,却是消失了多年的母亲。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北京的春天,空气中总飘着柳絮,阳光从塔楼间洒在北大的石板路上,那天中午,王承书像往常一样,吃过饭便出了门,手上拎着那只布包,走得很匆忙,家里饭桌还没来得及收拾,碗筷留在原地,仿佛人只是出门买菜,很快就会回来。   可这一走,却再没回来,那年,她四十九岁,是物理系的教授,也是国际知名的核物理学家,丈夫张文裕也在北大任教,两人曾是校园里的“金童玉女”,如今却像是被命运从中间撕开。   最开始,家人以为她只是临时出差,可几天后仍无音讯,他翻遍了实验室,桌上放着一叠密密麻麻的计算草稿,钢笔还歪歪斜斜地搁着,墨水瓶开着盖,像是她刚写完一个公式就被叫走,只是这一去,竟是漫长的十七年。   张文裕跑遍了北京的公安机关,挨个派出所询问,甚至查阅了街道办的登记本,但没有任何线索,她的名字仿佛被从世界上抹去了一般,邻居们开始猜测,有人说她被调去“西北研究所”,有人说她是“自愿放弃家庭”,但都无从证实,只有她的家人知道,她不是那样无声无息的人。   其实早在她失联之前,王承书的人生已经走进了无数人的视野,1912年,她出生在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从小表现出对数字和公式的天赋,中学时期,她的数学成绩常常名列前茅,1930年,她被保送进燕京大学,成为物理系唯一的女生,四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抗战爆发后,她和丈夫南下,在西南联大教书,那时候,她在课堂上讲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台下坐着的是后来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科学苗子,她对物理的热爱贯穿了整个青春,也为她日后的选择埋下了伏笔。   1941年,她申请到奖学金,远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当时的规定并不允许已婚女性进入博士项目,但她的才华打破了常规,她在那里与著名物理学家乌伦贝克合作,提出了一个关于粒子输运的理论方程,一经发表,便在国际学术界引发关注。   这是一份可以通往学术巅峰的通行证,她的研究被广泛引用,美国学界称她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亚洲女性之一,但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和丈夫却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不解的决定——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选择回到刚刚成立的新中国。   他们并没有立刻获准回国,美国政府对华人科学家设有重重限制,不仅拒绝发放出境许可,还对他们进行长期监控,为了减轻回国时的审查压力,王承书将自己在美积累的900公斤学术资料分成300多个包裹,一点点寄回北京。   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在回国途中被全程监视,行李被反复搜查,皮鞋被割开,钢笔被拆解,甚至连书本都被逐页翻看,有人怀疑她藏有微缩胶片,但最终什么都没查出来。   1956年秋天,他们终于登上了驶向东方的轮船,当她在甲板上望见港口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时,泪流满面,她觉得,自己的人生真正开始了。   刚回国时,她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继续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当年的她,穿着素色旗袍,梳着整齐发髻,说话温和有条理,是学术会议上最引人注目的女性科学家。   1958年,国家启动了热核聚变项目,物理所急需一位能“从零搭建系统”的负责人,王承书没有犹豫,接下了任务,当时国内对这一领域几乎一无所知,她带着几名年轻人,一边翻译资料,一边建立实验体系,只用了两年,就让中国在这个方向上站稳了脚跟。   然而,命运并没有停下对她的召唤,1961年,苏联专家突然全部撤离,中国的核武器研发陷入停滞,这一年,王承书接到一个绝密任务,被要求参与铀浓缩研究,这项工作不仅技术要求极高,还必须彻底保密,她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最亲的家人。   她没有留下解释,只留下一张字条,便消失在北京的街头,从此,她不再是王承书,而是“王英”,她被送往青海,在戈壁滩上的帐篷里,开始了她生命中最艰难也最重要的一段旅程。   那里风沙肆虐,空气稀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白天,她用算盘计算数据,晚上则在煤油灯下整理笔记,有一次,她高烧不退,鼻血止不住地流,仍坚持工作,血滴染红了笔记本,她只是塞上棉球,继续计算。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观测点远处,她蹲在地上,双手捂脸,眼泪止不住地流,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可她没有回家,而是继续留在戈壁,投身下一项更机密的研究。   直到1978年,她才被允许返回北京,那一年,她已经六十五岁,头发花白,背也驼了,当她站在自家门口时,门前的树已长高,儿子也已长大,她回到家中,像是一个异乡归来的旅人,带着风沙与沉默。   信息来源:北京科协2024.6.18回眸|一生三次“我愿意”,这是王承书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0 阅读:243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86

用户13xxx86

2
2025-08-04 19:05

功臣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