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要跑了?400套房贱卖、老宅降价1.2亿,李嘉诚的“抛售组合拳”藏着什么算盘。 当长江实业在7月21日宣布腰斩甩卖大湾区400套房的余波还未平息,7月28日长和集团又抛出重磅公告:要为全球港口交易引入内地投资者。 短短一周内,这位商业巨头接连打出组合拳,从住宅清仓到港口交易重组,动作之密集让市场不得不重新审视:李嘉诚的资本版图正在发生怎样的重构? 大湾区的房产抛售已进入冲刺阶段。7月31日最新消息显示,这400套房不仅价格腰斩,部分房源更是低至40万元起售,瞄准的正是香港买家群体。 惠州泷珀花园的销售人员透露,项目已卖出的600多套房中,超八成买家来自香港。 这种精准定位并非偶然,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港澳居民在大湾区购房产生的跨境资金达30.8亿元,这些“北上置业”的需求正被李嘉诚精准捕捉。 东莞海逸豪庭的联排别墅原价1200万,现在700万即可入手,首付两成的低门槛,让销售中心挤满了拿着港澳通行证的购房者。 这种“割肉式”促销并非孤例。北京御翠园项目5月推出的房源,以7万元/平方米的价格较去年下降近百万,与大湾区的操作如出一辙。 从北京到惠州,李嘉诚旗下的住宅项目正在集体“瘦身”,这些2015年前后拿地的项目,如今都面临去化周期拉长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大湾区非核心城市的住宅去化周期已超20个月,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降价回笼资金,这正是他“不赚最后一个铜板”哲学的现实演绎。 更值得关注的是港口交易的戏剧性转折。3月时,长和计划将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引发轩然大波。 7月28日的公告却明确表示,要邀请内地投资者加入财团。这种转变背后,是地缘政治与商业利益的精准平衡。 要知道,这些港口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要地,此前美国国务卿公开表达的担忧,让这笔交易始终笼罩在不确定阴影下。 引入内地投资者后,不仅能加快监管审批,更能保留对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影响力,毕竟长和早已明确保留了盐田国际等中国核心港口资产。 香港深水湾老宅的出售仍在推进中。6.8亿港元的报价较去年降低1.2亿,院子里那棵李嘉诚亲手栽种的罗汉松早已移走,似乎在暗示着与过往的切割。 但熟悉他风格的人都清楚,这种象征性资产的处置,往往与更大规模的资本腾挪相呼应。 正如长和公告中所言,这些操作都是为了“优化集团资源配置”,出售全球港口可套现190亿美元,加上房产清仓的资金,将为其在欧洲能源和创新药领域的布局提供弹药。 市场的反应呈现出有趣的分化。广州逸翠庄园里,香港投资客与本地刚需家庭在售楼处擦肩而过;另一边,内地资本对港口交易的态度则谨慎得多。 有资深投行人士分析,这种分化恰恰体现了李嘉诚的精明,用住宅降价吸引个人投资者快速回笼资金,用港口交易重组换取战略资产的长期价值。 他这辈子经历的八次金融危机教会他,资本既要像流水一样灵活,也要像磐石一样守住核心。 现在的东莞海逸豪庭,吊塔依旧转动,只是广告牌上多了“港人专享”的字样,香港深水湾的老宅门口,中介开始用普通话向内地看房客介绍周边配套。 这些细微的变化背后,是一个商业帝国在全球资本海洋中的精准转向。 与其说李嘉诚在“跑路”,不如说他在重新绘制自己的资产地图,哪里有风险就避开,哪里有机会就扎根,这或许就是纯粹的商业逻辑最本真的模样。 信息来源:李嘉诚家族甩货大湾区400套房源!最低40万元一套·大河报
越来越觉得李嘉诚有点不对劲了,不是因为卖港,也不是因为移民,而且因为他现在
【165评论】【9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