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黄新廷率部阻击,关向应突然穿过火线跑来。黄新廷大惊失色:“四面都是敌人,

熹然说历史 2025-08-03 00:15:17

抗战中,黄新廷率部阻击,关向应突然穿过火线跑来。黄新廷大惊失色:“四面都是敌人,你怎么来了,有事派人叫我们去嘛!”关向应气喘吁吁:“有件事我放心不下,连里的两挺机关炮千万别丢,丢了影响可不好。” 1939年春,冀中平原上演了一幕令人动容的战场情深。八路军政委关向应冒死穿越敌人火线,只为确保两挺珍贵机关炮的安危。这看似简单的军事装备,背后却关系着抗战大局和党的声誉。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这位高级指挥员置生死于度外? 黄新廷,1913年10月4日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宋家墩,是一位从洪湖革命根据地走出的传奇将领。1928年参加当地农会,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这位从农家子弟成长起来的军事指挥员,经历了湘鄂西苏区的血火洗礼,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 关向应,1902年9月10日出生于辽宁省金县,原名关致祥,满族。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政治委员,与贺龙一起开辟了晋绥根据地。这位从大连走出的革命家,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1939年初,贺龙和关向应率120师主力开赴冀中,任冀中区总指挥部政治委员。师部刚刚转移到博野县,日军就得到情报,派出四百余骑兵突然袭击。上午10时,敌军已进至白塔镇,企图合击刘庄。情况来得非常突然,附近没有主力部队,贺龙紧急命令师直属队机炮连、工兵连、干部训练队就近阻击,同时调令黄新廷的七一六团火速增援。 黄新廷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部急行军前进。到达战场时,师直属队正被日军围困在刘村。这些技术兵种装备有限,只有20支步枪,面对配备坦克、装甲车的日军显得力不从心。黄新廷果断指挥一营发起反击,利用手榴弹束炸毁敌军装甲车,鼓舞了全体战士的士气。 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关向应突然出现在战场上。黄新廷看到政委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敌人的火力封锁线赶来,既惊讶又担心地说:“四面都是敌人,您怎么跑来了呢?有事派人叫我们去嘛!” 关向应气喘吁吁地回答:“有件事我放心不下。机炮连的两挺机关炮是苏军支援我们抗战的。在部队改编时,国军只给我们师装备了两件。越少越金贵,万一丢失了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他们现在到处说我们在敌后是游而不击的假话。如果这么件象征性的武器丢了,又不知该说什么呢!” 这番话道出了当时八路军面临的复杂政治环境。国民党顽固派一直质疑共产党军队的抗战决心,污蔑八路军”游而不击”。在这种背景下,每一件武器装备的得失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关向应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会在战火纷飞中亲自赶来确保这两挺机关炮的安全。 黄新廷听后深受感动,立即表示:“放心吧,政委。我们一定给机炮连解围,绝不让这两件宝贝武器落在敌人手里。”黄昏时分,在四团一营的配合下,七一六团发起总攻,成功击退日军,师直工兵连、机炮连安全突围。那两挺珍贵的机关炮完好无损地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这场战斗体现了八路军官兵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担当。关向应冒死前来的真正用意,不仅是保护武器装备,更是维护党和人民军队的形象。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抗战大局和民族命运。 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在延安病逝。黄新廷继续征战,解放战争期间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第一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6年5月12日在北京逝世。 这个发生在冀中平原的真实故事,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关向应穿过火线的身影,成为那个血与火年代里最动人的画面。你认为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这种革命精神?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