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统治者为加强其思想统治,提倡多种宗教。少林寺的地位随之明显提高,被称为祖庭、大少林寺。元明之际,一些大德高僧不仅在宗教界享有威望,而且也是政坛要人,被授予很高的封位。至元八年(1271年)春,世祖下诏天下的佛家弟子集于京师,其中三分之一的僧人是裕公禅师的嗣法者。元初在寺内重建的大型建筑主要有转轮藏阁(后改作鼓楼),今此阁内巨型雕花柱础、局部雕花前檐柱以及刻有元代纪年的后檐柱等。元代少林寺下院二十三所,少林寺僧达二千人之多,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众多弟子出任各地的僧官。元末红巾军四起,天下大乱,少林寺僧大多逃难,会食者二十余钵,只剩老弱残者二十多人。 明代初年,少林寺僧对遭受元末战火破坏的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如千佛阁、立雪亭、六祖殿、紧那罗殿、法堂、钟楼等。另外,明代还修建了众多佛塔。在塔林中,明塔多达140余座,居历代之冠。明洪武初年(1368年)子定再次前往少林寺。一年后僧众渐渐回寺,已达五百多人。1321年至1391年,松庭接替子定任少林寺住持,后被朝廷任命为河南府僧纲司都纲(从九品)。1641年,李自成义军攻占登封县城,少林寺遭到破坏。
蒙古族统治者为加强其思想统治,提倡多种宗教。少林寺的地位随之明显提高,被称为祖庭
史迹解析者
2025-07-28 23:50:35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