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年,李隆基率军杀入宫中,在除掉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后,当看到在一旁瑟瑟发抖的上

勇敢小妹 2025-07-28 14:39:18

710年,李隆基率军杀入宫中,在除掉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后,当看到在一旁瑟瑟发抖的上官婉儿,心中有所迟疑,但还是将她杀掉。事后,太平公主震惊的说:“婉儿并非韦党,就这样被杀了,三郎的手段也太狠辣了。” ​​上官婉儿死时手里还攥着半张诏书草稿。那是她连夜写的,字里行间都在撇清与韦后的关系,甚至隐晦地提了句“愿拥相王(李隆基之父)辅政”。血溅在宣纸上,把“相王”二字晕成了紫黑色。 宫墙上的箭羽还在颤。 李隆基的剑滴着血,砸在金砖上,嗒嗒响。 他盯着上官婉儿倒下去的地方,那支她常用来簪发的金步摇断了,珠子滚了一地,像碎掉的星子。 “殿下……”身边的亲信崔日用低声劝,“韦党已除,此地不宜久留。” 李隆基没动,握剑的手青筋暴起。 他不是不知道上官婉儿不是韦党。 当年韦后想仿武则天称帝,上官婉儿偷偷把消息递给他,字里还夹着片晒干的桃花——那是他小时候在太平公主府里,和她一起折过的花枝。 可他更记得,武则天在位时,她是女皇的“内舍人”,笔尖一动就能定人生死。 中宗复位,她又成了韦后身边的红人,帮着拟写那些“尊后抑帝”的诏书。 甚至太平公主与韦后争权,她也能在两边递消息,像朵开在刀尖上的花,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 “她的笔,比韦后的刀还利。”李隆基忽然开口,声音哑得像被血呛过,“今日能写‘拥相王’,明日就能写‘废三郎’。” 崔日用没敢接话。 他见过上官婉儿的字,簪花小楷写得柔媚,可内容却狠得像冰锥。当年太子李重俊起兵杀武三思,就是她在中宗面前哭诉“太子谋反,欲害陛下与皇后”,逼着皇帝下了绝杀令。 宫里的火还在烧,烟呛得人睁不开眼。 李隆基想起三天前,太平公主派人送给他一幅画,是上官婉儿画的《终南雪霁图》,画里的山看着软,骨子里却藏着硬气。 那时太平公主笑着说:“婉儿虽油滑,却懂分寸,留着有用。” 现在想来,姑姑怕是早就把上官婉儿当成了自己的棋子。 他转身往外走,踩过那些滚落的金珠,咯吱响。 走到宫门口,正撞见太平公主带着人来。 她穿的素色襦裙沾了灰,看见地上的血迹,脸色一白,指着李隆基的鼻子骂:“你疯了!婉儿是我的人,你杀她,是打我的脸吗?” 李隆基停下脚步,没看她,只望着远处的太极殿:“姑姑,这宫里的人,从来不属于谁。” 太平公主噎了一下。 她当然知道上官婉儿不属于她。 当年母亲武则天去世,上官婉儿捧着遗诏求她收留,眼里的精明藏都藏不住。可她需要这样一个能在朝堂与后宫间游走的人,就像李隆基需要崔日用这样的酷吏。 “她手里有诏书草稿!”太平公主跺着脚,声音发颤,“那是她投诚的凭证,你看不见吗?” “我看见了。”李隆基转头,眼里的寒意让太平公主都愣了,“我更看见,她的案头还压着给您拟的表章,说‘若有变故,当立皇女’——您的皇女,对吧?” 太平公主的脸瞬间白了。 那表章是她让上官婉儿写的,万一李隆基失败,就用这个拥自己的女儿上位。 她没想到,这层窗户纸,被他捅破了。 “三郎……”她的声音软了,带着点哀求,“婉儿毕竟是个女子,留着……” “女子?”李隆基笑了,笑声里全是冷意,“武则天不是女子吗?韦后不是女子吗?这宫里的女子,狠起来比男人更不要命。” 他没再说下去,转身跨出宫门。 晨光刺破烟雾,照在他带血的剑上,亮得晃眼。 后来太平公主在府里哭了三天,把上官婉儿的诗稿烧了个干净。 有人说,她是心疼这个从掖庭里爬出来的才女。 也有人说,她是怕李隆基连她一起算。 而李隆基,登基后再也没提过上官婉儿。 只是有回翻旧物,翻出那片她夹在信里的桃花,早就枯成了灰。 他盯着那灰看了半晌,忽然想起她当年说的话:“殿下可知,这宫里的花,不随风倒,是活不成的。” 活不成,或许是真的。 可随风倒的花,终究也落不到好地方。 就像那支断了的金步摇,再好看,碎了,也只能扫进垃圾堆里。 信息来源:《旧唐书·上官婉儿传》《新唐书·玄宗纪》整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勇敢小妹

勇敢小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