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怎么定的?还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伟大啊! 那时候的中国,刚刚站起来。 19

不急不躁文史 2025-07-28 00:15:23

国际法怎么定的?还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伟大啊! 那时候的中国,刚刚站起来。 1949年建国,世界还没回过神,许多国家还在观望,有的甚至根本不愿承认这个新生政权。 可毛泽东的态度非常明确:中国不吃那一套。那些列强定下的所谓“国际法”,在他看来,大多是强权的遮羞布,说是规则,实则是为大国利益量身打造的束缚。 他要做的,是推翻旧账,另起炉灶,把中国的主权拿回来,再跟世界重新谈判。 毛泽东一上来就把话挑明了——我们不再承认国民党留下的那一套外交关系。 之前签的什么条约,不管你盖了多少印,统统得清算。这不是一时意气,而是一种根本立场。 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签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治外法权、租界、赔款、领事裁判权,一样都没少。 国家表面有个名字,实则就是给人开的后门。 毛泽东不认这些。 他说新中国是站着的,不是跪着的,既然如此,那就得从根子上把旧账清一清。 毛泽东看国际法,不是盲目崇拜,他很清楚,国际法从来不是中立的,谁定的法,谁就占便宜。 近代以来,那些列强联手制定的“秩序”,说是保护和平,说是维护公义,但结果往往是东南亚国家变殖民地、非洲成了原料仓库,拉美国家换了面孔继续被操控。 中国也没逃得掉,被分割、被抢占、被强行开港,一路屈辱到抗战胜利。 所以他对这些所谓“国际惯例”的警惕,是一种本能。 但警惕不是拒绝,毛泽东从不否认规则的重要性,只是不接受不平等的规则。 他讲平等互利,说白了就是咱们坐下来谈事,不能总是你说了算,他非常反感西方那种“你不照做就是野蛮人”的架势。 在他眼里,世界不是哪个文明教化别人的讲台,而是各国基于主权和利益相互平衡的场所。 大家都有说话的资格。 所以建国之初中国的外交政策,其实是毛泽东对“国际法怎么定”的直接回应。 他不是用理论去修补世界,而是用实践去撕破假面。 他提出“另起炉灶”,意思就是旧的全盘否定,新的从头开始。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那时候中国真的把旧中国的外交系统全线换血。 不承认旧大使,不再维持旧条约,许多驻华使馆都陷入尴尬局面:他们找不到人对接,发出的公函没人回,因为中国外交部已经明确表态——你要谈,得按新中国的规矩来。 有些人觉得这太激进,但毛泽东看得准。 他知道,要想让别人尊重你,首先你自己得把自己当回事。 你对着那堆百年前被迫签的屈辱条款磕头,自然没人拿你当平等伙伴。你把话说死、底线划明,别人反倒要重新评估你的立场和分量。 而且别忘了,当时是冷战初期,整个世界刚被一刀劈成两边。 美国在扶蒋搞封锁,苏联也不是省油的灯,处处设卡。毛泽东不想被两头牵着走,于是他干脆往前走一步——“一边倒”。 倒向苏联,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不是感情用事,而是现实判断。 中国太穷太弱,孤立无援是不可能走出去的。 他得找一个可以暂时站稳脚跟的台阶,这个台阶在那时只有苏联能给。 当然,毛泽东从来没想做人家的“小弟”。中苏关系好归好,中国的外交仍是主张独立自主。 毛最看重的,其实是对等。 你来合作,那很好,技术、资金、资源交换都行;但你要想指挥我、改造我、按你的路子硬塞东西,那咱就不谈。 他对国际法的理解也是一样——接受合理的部分,但不等于全部照单全收。 他说国际社会要尊重新兴国家的探索路径,中国不会照搬别人,也不求谁接纳。 1955年的万隆会议,那会儿中国刚经历朝鲜战争,跟美国正是水火不容,但毛泽东还是坚持派出代表团出席亚洲和非洲国家会议。 那场大会里,周恩来面对欧美的排斥和敌意,态度极为克制,却又处处维护中国的立场。 他说得很清楚:中国来,不是吵架的,是来寻求共处的。 十国共识里,“互不干涉内政”“主权平等”“和平共处”这些原则,其实早就写在毛泽东日常的讲话里。这些不是口号,是他十几年来一直身体力行的外交信条。 毛泽东理解国际法不是靠读多少法典,而是靠摸爬滚打地参与国际博弈。 他更看重的是态度,是斗争中的主动权。比如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说到底也是外交战线的持续拉锯。从最初的被拒之门外,到1971年获得席位,那中间二十多年,中国坚持不懈,尤其是不断扩大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许多非洲国家在关键时刻投票支持中国,原因很简单——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从不把他们当“附庸”,而是真诚对待、实实在在帮助。 今天回头看,毛泽东没有为世界重新编写一部国际法典,但他确实推动世界重新思考了规则的制定逻辑。 国际法怎么定?不是写在纸上就算数的东西 毛泽东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要看这个“法”是不是公平的,是不是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是不是照顾到了不发达国家的利益。如果不是,那就不是规矩,而是枷锁 他不信这个邪,也不认这个账。他要让世界知道,中国人不只会遵守规则,也能参与制定规则。 所以说到底,毛泽东不只是想“加入世界”,他是要“改变世界”的,而这个“改变”,不是靠喊口号,而是靠一套真刀真枪干出来的外交路数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