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非中国论,日美西欧各国瓦解华夏大地的论述,却不乏支持之人

元清非中国论最早源于1904年,由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提出。他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日本在东北和蒙古高原地区的扩张提供“理论依据”,也就是企图借此破坏华夏大地的完整性,尤其是我国的东北三省和蒙古地区。

自从白鸟库吉提出这个论点之后,日本的支持者们开始在清朝的汉地十八省传播这一观点,逐步影响了一大批文人、学生、百姓,甚至革命军成员。

直到今天,依然有一些人支持元清非中国论,曾经,我也是其中之一。那个时候,我将所有“异族”政权视为“异国”,把元朝和清朝看作是华夏大地的“外来政权”和“沦陷时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元清非中国论的根本是谬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非单一的汉族国度,蒙古族和满族同样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尽管今天世界上有独立的蒙古国,但元朝的建立和蒙古帝国的“黄金家族”后裔依然大部分居住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因此元朝理应被视作中国历史中的一部分。至于清朝,更是源自于明朝的奴儿干都司,天然地也应当视为我国历史的延续之一。

清朝的功与过

清朝入关后,确实有过屠戮汉族百姓的历史,如“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惨剧,这些罪行应当被牢记,不应被遗忘。尽管如此,清朝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其不可忽视的贡献。清朝不仅仅完成了对明末分裂的华夏大地的统一,还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先后将东北、漠南蒙古、中原、台湾、漠北蒙古、青藏高原以及天山南北地区纳入版图,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基础。这一历史贡献同样需要我们客观看待。我们不能单纯地以情绪来看待历史,而应综合考虑其功与过。

元清非中国论的现代影响

如今,依然有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美国及西欧国家,试图借助元清非中国论来瓦解华夏大地,达到其战略目标。而在我们国内,也存在不少人仍然支持这一错误的理论,这无疑是与那些外部势力的意图相符合的。

支持元清非中国论的多数人往往持“大汉族主义”观点,我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虽然我没有忘记元清朝代在历史中屠戮汉族百姓的暴行,但我最终认识到,元朝和清朝虽然是“异族”建立的王朝,但它们依然属于中国历史的一个阶段。蒙古族和满族与我们汉族是同胞,我们应从大局和民族团结的角度看待历史。

清朝与“中华”国号的使用

虽然清朝由满族建立,但在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使用的国号却并非“大清国”,而是“中国”。这表明,尽管这一条约仅有满文、俄文和拉丁文版本,没有汉文版本,但当涉及国号时,清朝明确使用了“中国”这一表述。之后,在与沙俄签订一系列割地条约(如《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时,清朝使用的同样是“中国”这一国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朝确实在国际上自认其是“中国”的合法继承者。

清朝的征服与改朝换代

清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曾是明朝的官员,且他所征服的第一片土地——奴儿干都司,早已受到明朝羁縻式的统治。从这个历史角度看,清朝对华夏全境的征服,实际上更像是一次改朝换代,而非“外族侵略”。有些支持元清非中国论的人将清朝的入主与日本侵华的历史相提并论,这是极为错误的,二者的性质完全不同。

元朝的特殊地位

至于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一环,它的特殊性较为显著。元朝不仅是华夏大地的一个朝代,也是蒙古帝国的大汗王朝。元朝的皇帝既是中原的皇帝,亦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起初并未打算成为中原的皇帝,而是想继续作为蒙古帝国的大汗治理。然而,在征服华夏大部分土地后,汉族大臣刘秉忠的“曲线救国”策略让忽必烈意识到,若继续作为蒙古帝国大汗而不正式建立新的王朝,将导致华夏大地彻底沦陷。于是,忽必烈最终采纳了刘秉忠的建议,正式设立元朝,宣称其继承宋朝的国号,从而避免了蒙古对中国的完全征服。否则,华夏大地的历史将会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元朝也将成为一段“沦陷”时期的历史。

元清非中国论的谬误与影响

尽管元清非中国论的影响至今仍存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论述从一开始就存在严重的错误,它是一些国家(如日本、美国和西方国家)为了瓦解中国统一而精心制造的理论。支持这一理论,无异于为这些国家的企图提供了一个借口。因此,我们必须坚定立场,否定元清非中国论,以维护我们国家的历史完整性和民族团结。

历史是我们的根基,理解历史、接受历史,才能正确面对今天的世界。我感谢大家阅读这篇文章,品味历史,感悟经典,我们一起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传承文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