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鬼子的枪法有多准:张震刚把腿伸出隐蔽的草垛就被鬼子子弹打中。 1938年9月30日,彭雪枫和张震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共373人,从河南竹沟出发,向东边的豫皖苏边区挺进。当时队伍装备比较简陋,只带了190支长短枪和4挺轻机枪。 到了10月份,部队行进到周口地区的西华县,在那里和萧望东带领的大队,以及吴芝圃组织的地方武装汇合了。 部队经过整编和补充后,力量有所增强,然后继续向东前进。 10月27日上午,部队走到一个叫窦楼的地方时,突然遭遇了一支日军骑兵小队。 参谋长张震反应迅速,指挥部队就地展开战斗。他本人更是亲自操作一挺机枪,向日军猛烈扫射。 密集的火力迫使日军骑兵下马作战。在激烈的交火中,张震的右腿稍微从用作掩护的草垛后面伸出来一点,就被日军子弹打中。战斗中有一名战士牺牲,还有好几个人受伤。 关键时刻,随吴芝圃一同前来的睢杞地方武装中,有一位名叫吴守训的神枪手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使用的步枪很特别,是多年前在中原大战(蒋冯阎大战)战场上捡来的。他靠着捡到的两箱子弹不断练习,练就了过硬的枪法。在这次战斗中,吴守训沉着冷静,连连开枪,几乎枪枪命中,日军不断被他击倒。 看到日军阵脚开始动摇,彭雪枫立即下令部队分兵从侧面攻击敌人。在正面和侧面的夹击下,这股日军抵挡不住,被迫匆忙撤退了。 窦楼这场遭遇战,虽然规模不大,发生得也很突然,但意义不小。装备处于劣势的新四军,靠着官兵的英勇顽强,特别是神枪手吴守训的精准射击,成功击退了日军。 这是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豫东后打的第一仗,首战告捷,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鼓舞了当地军民的抗日斗志,为后来在豫皖苏边区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开了个好头。
1942年一名新四军战士外出时,突然看到对面偷偷摸上来一大片日军,自己的后方就是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