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陆小曼去世。翁香光前来料理后事,见四下无人,她解开陆小曼的衣扣,讥讽道:“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陆小曼出生在1903年的上海,家里条件好,父亲陆定是外交官,母亲吴曼华是知识女性。她从小在北京长大,念过女中和圣心学堂,学英语法语,还练绘画和钢琴。年轻时她就出名了,胡适说她是北京的一道风景线。她爱穿华丽衣服,参加各种聚会,社交圈子广。王赓是她第一任丈夫,1922年结婚,王赓是军官,忙得顾不上家。她觉得婚姻像牢笼,不开心。后来王赓请徐志摩照顾她,两人擦出火花。她为了离婚甚至堕胎,1925年离了,1926年嫁给徐志摩。这段婚姻徐家不认,她还是过得奢侈,花钱大手大脚。徐志摩工资高,但不够她花销,欠了不少债。他在北京教书,她在上海吸鸦片止胃痛,这习惯是医生翁瑞午建议的。两人常吵架,1931年徐志摩飞机失事死了,公众怪她挥霍害了他。她从此变了,戒掉社交,穿素衣布鞋,整理徐志摩手稿,学画画谋生。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的生活彻底变样。徐家每月给钱,但因为她和翁瑞午关系近,断了资助。翁瑞午是她的医生,两人从1938年起同居,他卖家产养她,还雇奶妈给她喝人奶。她不答应结婚,说只有感情没爱情。1947年她住院戒鸦片,过程难熬,半年才成功。出院后剪短发,继续画画,拜贺天健为师,1941年办画展,全卖光。1958年进上海中国画院,当专职画师。晚年她照顾翁瑞午的养女关小宝生下的孩子。翁瑞午1955年因和关小宝关系被捕,1956年出狱,身体差,1961年死。陆小曼一生依赖男人,无子女,晚年穷苦。 陆小曼的晚年越来越艰难。她身体不好,哮喘和肺气肿缠身,1964年还给杜甫草堂画了四幅画。1965年4月3日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年62岁。翁香光是翁瑞午女儿,来料理后事。她见没人,解开陆小曼衣扣,看见里面破旧棉袄,就说了那句“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这事源于翁家怨恨,翁瑞午痴迷陆小曼,忽略老婆陈明榴,导致家庭破碎。陈明榴1951年死,翁香光曾去大骂陆小曼,但后来还是照顾她。陆小曼死时穷得没体面衣服入殓,好友赵清阁找不出像样的东西。 陆小曼去世后,葬礼简单冷清,只有好友王映霞写的挽联。赵清阁想让她合葬徐志摩墓,徐家拒绝,只认张幼仪。骨灰火化后放殡仪馆,无人领,动荡中丢失。二十三年后,1988年堂侄陆宗和堂侄女陆宗麟在苏州东山华侨公墓建衣冠冢,碑上刻“先姑母陆小曼纪念墓”。她一生像打坏一手好牌,南唐北陆中,唐瑛一生顺遂,张幼仪林徽因都事业家庭双丰收。只有她,靠三个男人,膝下空空,老来贫寒,死后无墓多年。 陆小曼的故事说到底,是个普通人的悲喜剧。她年轻时风光,爱享受,不肯自立,结果一步步滑向穷途。徐志摩死后她努力改变,画画写作,还出书《河伯娶妻》,进语文教材。可那些早年奢侈和依赖,终究让她晚年凄凉。翁香光的举动,不是单纯仇恨,而是对父亲偏心的一种发泄。陆小曼没美满结局,但她戒毒学艺那股劲儿,也算有点骨气。人生就这样,选错路,后悔来不及。 再看翁瑞午这个人,他对陆小曼是真舍得,卖家产养她多年,却毁了自家。陈明榴守活寡,女儿翁香光从小缺父爱。陆小曼知道这事,但还是接受照顾,说是感激不背叛徐志摩。关小宝那段,翁瑞午晚年出轨,关小宝怀孕生女,他坐牢,陆小曼收留孩子。生活乱成一锅粥,却没人是赢家。陆小曼死后,翁香光那句话,像一记耳光,打在所有相关人脸上。 陆小曼的转变不是一夜间的事。徐志摩死后,她远离舞会,专注整理遗稿,出《志摩日记》。画展成功后,她自信多了,作品多是山水,卖得不错。进画院后,月薪稳定,生活简单。她偶尔见老友,像王映霞,聊变化。身体差了,她还坚持创作,到死前惦记《志摩全集》没出版。赵清阁安慰她,她握手说想合葬。徐家不松口,怨恨太深。
1965年,陆小曼去世。翁香光前来料理后事,见四下无人,她解开陆小曼的衣扣,讥讽
历史趣闻社
2025-07-26 10:47:0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