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在老人拿不

雨后清新的绿意 2025-07-25 19:11:10

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在老人拿不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可以按“敲诈勒索”起诉,即便不能够判刑,也要高额罚款,进行严惩! 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大神出了个妙招!她说啊,要是谁好心扶了老人,结果反被讹上要求天价赔偿,而老人又啥证据都拿不出来,那咱们就可以给他扣个“敲诈勒索”的帽子,直接起诉!就算法院不给判刑,那也得狠狠罚他一笔,让他长长记性,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大教授,给“扶老被讹”这事儿支了个招儿:要是你扶起了摔倒的老大爷老大妈,他们反而跟你狮子大开口要天价赔偿,而他们自己啥证据都拿不出来,那这就得按“敲诈勒索”来处理了。就算他们年纪大了没法判刑,那也得狠狠罚他们一笔钱,让他们长长记性。这么做啊,就是为了用法律的小鞭子抽抽那些想讹人的,保护好咱们这些好心人的小心脏,让社会上的信任再重新建立起来。这些年啊,“ 扶不扶”这事儿成了社会上的一块大石头,压得人喘不过气。一边呢,咱们讲究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品德;另一边呢,扶个老人结果被赖上的事儿多得跟米似的,把好心人的心都给冻成冰块了。有的老人家或者家里人,啥证据没有,一开口就要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愣是把帮忙的人推到了风口浪尖,法律和情感上都难做人。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心寒又无奈。记得有一次,我路过一个街边小巷,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旁边围了好多人,但就是没人敢上前。我刚想过去扶一把,旁边一个路人就拉住我说:“别去,万一被讹上就麻烦了。”我愣住了,心里五味杂陈。这社会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难道就这么被“扶不扶”的恐惧给打败了?想想那些被讹的好心人,真是冤枉得很。 他们本来是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忙,结果却被反咬一口,这换谁心里都过不去。而且,这种事儿一旦传开,就会让更多人不敢去扶老人,社会的信任感就一点点被磨没了。 李玫瑾教授的这个建议,我觉得挺有道理的。现在这种情况,光靠道德约束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得让法律站出来撑腰。 那些没证据就狮子大开口的,就是典型的“碰瓷”行为,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要是让他们就这样轻易地讹一笔钱,那以后还会有更多人效仿,社会风气就更乱了。当然,我也理解,老人摔倒本身是很可怜的,可能有些老人或者家属是因为一时糊涂或者不懂法才做出这种事,但这绝不是纵容的理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不能随意侵犯别人的权益。要是真被讹了,咱们就得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不能让自己的善良被利用。 不过,我也觉得,光靠法律制裁还不够,咱们还得从根儿上解决问题。这得靠全社会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加强法律宣传,让大家都明白“碰瓷”是违法的,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要弘扬正能量,多宣传那些扶老人没被讹的好人好事,让大家看到社会还是有温度的。其实,大多数老人都是善良的,他们也希望社会和谐,只是个别不良分子搅乱了风气。要是大家都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这种“扶不扶”的尴尬局面也许就能慢慢改善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雨后清新的绿意

雨后清新的绿意

雨后清新的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