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霍英东送给志愿军的货物被海盗劫持,他自己也被用枪顶头,霍英东的呼吸仿佛都停滞了,生死一线,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如何成功找回丢失的货物,并将货物尽快运到朝鲜战场上,解决解放军战士们的燃眉之急? 那批货价值8万港币,是三百根六米长的钢管,重要的是,那批钢管还是解放军在朝鲜战场上急需的桥梁修复材料,若是没有这批钢管,后果不堪设想。 霍英东思索着如何将钢管找回,却让他再次想起了当天晚上的遭遇…… 枪声此起彼伏,在原本寂静的夜里,如同一声一声惊雷,火光四起,当霍英东反应过来的时候,船只上最后一根钢管被搬走,一伙海盗顺着咸湿的海风消失在一望无际的海面。 霍英东紧紧攥着拳头,做出一个决定,自己一定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动用自己以往的人脉调查这批钢管到底被劫持运往到了哪里…… 其实,这已经不是霍英东第一次将各种各样的物资运输到朝鲜战场,帮助解放军战士们共渡难关了!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朝鲜战争便爆发了,美国势不可挡,想要一举“吞并”朝鲜半岛,朝鲜向苏联求救无果之后,只能将目光放在亚洲邻居中国身上。 中国接到消息之后,立刻做出决定,一批一批志愿军整装待发,他们器宇轩昂,迈着矫健的步伐奔赴朝鲜战场,抱着必胜的决心。 然而朝鲜战场的环境极为严苛,解放军为了作战,埋伏在雪地中,滴水成冰的天气,战士们眼睫毛都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他们穿的棉服根本无法抵御寒冷。 冷,刺骨的冷,那种感觉深入骨髓,可战士们愣是一声不吭,坚持了几个小时,有的战士直接被活活冻死在了战场上,临死前,都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寒冷的天气和陌生的环境,已经够为致命,然而,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没有充足的物资和食物,战士们需要轮番作战,可却只能饿着肚子。 吃不上饭,天气寒冷,很多战士都扛不住生了病,可即便发起高烧,战士们还是不肯离开战场一步。 还有更为致命的,战场上枪林弹雨,随时随地,可能都会有身先士卒的战士受伤,或许是枪伤,或许是炮弹的炸伤,需要立刻进行救治。 可痛心的是,根本没有足够的消炎药,有些战士,竟然因为受伤严重,鲜血流了一地,没有消炎药,止疼药,战士们受伤只能硬扛,最终被活活疼死。 朝鲜战场上战士们的情况到底有多严重,饿了就啃着冻得邦邦硬的土豆,渴了就随地抓起一把雪,塞到嘴巴里…… 远在香港的霍英东在得知这些情况之后,当场就做出决定,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费多么大的心思,都要将由棉花制作而成的棉被、食物、消炎药、止痛药送到前线战场。 一批一批货物被偷偷运走,整个过程,霍英东都十分谨慎小心,甚至还想出了好几种说辞,就是为了应付检查,顺利将货物运到朝鲜战场。 可这种事情就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呢? 有一次,霍英东得知前线需要一批钢管,作为桥梁的原材料,二话不说,就动用人脉,花费大价钱买了一批钢管。 货物包裹了好几层,甚至为了应付检查,上面还贴上了化工材料、汽车零件的标签,每次经过巡逻线,船员们都秉心凝气,不敢有丝毫大意。 可怕什么来什么,船只刚离开香港水域,就遭遇了一伙海盗,他们明抢示警,将货物洗劫一空,霍英东知晓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安排人手进行调查,却发现货物出现在了澳门。 为了尽快将货物“夺”回来,霍英东得知货运被运到了澳门,立刻出发前往,可他刚抵达澳门,行踪就暴露了,一伙人将他团团围住,黑洞洞的枪口顶在霍英东后脑勺上。 他浑身僵硬,脑海里在思索着解决办法,如果对方狮子大开口,向他索要钱财,他会双手奉上。 顶着黑洞洞的枪口,霍英东拉出一个箱子,那是他提前准备好的现金,只为赎回那批钢管,可那伙人冷笑了一声,将钱夺走,钢管却再次被运走了。 钱没了,钢管也没了,任务失败了,那一夜,霍英东回到香港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后续霍英东做事更加谨慎小心,甚至将货船改成双层,还安排了武装人员守护,同时,霍英东还在船只上安装了电台,好随时保持联系。 做完这一切安排后,霍英东又下达了一项命令,必要时刻,货物可沉海,再后续打捞。 霍英东在朝鲜战场上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也因此,霍英东被称为爱国商人,受到无数人的尊重! 信息来源:长津湖之战背后的伟大商人,海盗拿枪顶头仍坚持运物资,死后国葬——华商韬略
1953年,为摸清美军阵地虚实,连长命令一名志愿军战士去抓个"活口"。谁知小战士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