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一对兄弟所在村子于1998年进行旧村改造,村里没有给他们签订拆除协议,

高翔涵谈谈社会 2025-07-23 17:00:21

山东淄博,一对兄弟所在村子于1998年进行旧村改造,村里没有给他们签订拆除协议,只给4000多元补偿款!两兄弟觉得补偿少,不断向有关部门反映,2020年后,时任村支书和兄弟签订宅基地补偿协议,转给两兄弟180万。本以为这是迟到的拆迁补偿款,结果两兄弟却被公安机关带走,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分别对二人判处有期徒刑!   1998年,山东淄博某村搞旧村改造,宋业全、宋业国兄弟家的老宅被拆了。   那会儿村里没跟他们签拆迁协议,就事后开了张证明,给了4000多块补偿款。   宋家兄弟不乐意,说实际面积比村里测的多了130多平米,而且这钱只算地上房子,没算宅基地的补偿,别人家都有宅基地补偿,就他们没有。   从那以后,兄弟俩就开始找各种部门反映情况,跑信访、递材料,折腾了二十多年,问题一直没解决。   村里其他人家拆迁都有正规协议,就他们家连个书面东西都没有,宋家女儿后来回忆,当时老宅算是被强拆的,母亲拦着都没用。   到了2020年,事情突然有了进展。   时任村支书宋某找到他们,签了份《宅基地补偿协议》,给了180万补偿款。   宋家兄弟觉得这是迟来的公道,拿着钱挺安心。   协议里写着,是按档案馆查到的400平米算的,参照邻村每平米5000元的标准,给他们按每平米4500元补,还加了精神补偿费和之前被扣的福利,淄川经济开发区的领导也帮着协调过这事。   不过协议里“由社区补偿,经开发区领导同意”这句话被划掉了,钱是宋某从个人账户转的,说是自己凑了100万,又向亲戚借了80万。   拿到钱的第三年,变故来了。   2023年,宋某突然报警,说被宋家兄弟敲诈勒索。   警察先是按寻衅滋事罪立案,后来检察院两次变更起诉,最后按敲诈勒索罪把案子送到了法院。   2025年6月,淄川区法院一审判决,哥哥宋业全判七年,弟弟宋业国判十年,理由是他们用举报宋某的方式要挟,拿了本不该得的钱。   这案子里的事儿挺复杂。   宋家兄弟说自己拿的是正经补偿款,当年拆迁确实没给够,协议是双方谈好的,怎么就成敲诈了?   他们拿出档案馆的老宅存根,说面积没错,而且村里以前花钱也不规范,常从村干部个人账户走账,所以没怀疑过这180万的来路。   但法院不这么看。   法院说,1998年宋家母亲已经领过4000多元补偿款,相关部门也答复过他们的诉求,可他们还一直用举报宋某的方式要钱。   而且180万远超正常标准,按1998年的行情,130平米宅基地补偿撑死也就几十万,这明显不合理。   更关键的是,这份协议没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宋某个人说了不算,钱也是他自己借的,不是村集体的钱。   这里面还有个证据争议,检察院拿了份1996年的国土文件,说宋家老宅的宅基地证早就失效了,不该要补偿。   可后来查出来,这文件是国家土地管理局给天津的批复,不仅早就作废了,可能也不适用山东的情况。   此外,宋某的背景也不简单。他早就被几百个村民联名告过,说他侵占村集体企业资产,光1998年那会儿,他就用600多万买了值5000多万的村企,还没实际付钱。   后来他又因为滥发奖金、私刻印章、土地违法等一堆事,2021年被开除了党籍。   宋某说自己当时是被宋家兄弟逼得没办法,怕他们到处举报才给的钱,精神压力特别大。   村民们的说法也不一样。   有村民说当年拆迁不是强拆,不想拆可以不拆,自己的房子就没拆,现在还在。   而且那会儿补偿标准就是老房子几千、新房子几万,这么多年没人再找后账,宋家兄弟要百万补偿确实有点过了。   但也有村民说,当年各家补偿标准不透明,有的拿几千有的拿几万,谁也说不清楚规矩。   宋家兄弟不服判决,已经提起上诉了。   现在大家都在等二审结果,这案子的关键就看三点:180万到底算不算合理补偿?用举报违纪的方式要钱算不算威胁?宋某签协议到底是自愿的,还是真被胁迫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事儿挺拧巴。   宋家兄弟觉得自己讨的是应得的补偿,二十多年的委屈终于有了说法,可在法院眼里,他们用举报当筹码,拿了远超合理范围的钱,就成了敲诈。   拆迁补偿标准不透明、基层治理不规范埋下的雷,二十多年后炸在了这对兄弟身上。   不管二审结果咋样,这案子都让人琢磨,这中间的弯弯绕绕,还得等法院把账算明白。

0 阅读:0
高翔涵谈谈社会

高翔涵谈谈社会

有精准独到见解的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