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浙江,3名女子开着空调吃烤鱼,上一秒还有说有笑,下一秒全部晕倒!被送进医院后,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全部送进ICU,经过2次高压氧治疗,三人逐渐恢复,医生:再晚1分钟,脑细胞永久坏死10万个! 7月20日,夏日的浙江台州,一场看似惬意的闺蜜聚会,却差点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三个好朋友约着在家中小聚,想着天气燥热,便打算开着空调吃炭火烤鱼,既能躲开屋外的暑气,又能享受烟火气带来的美味。 她们把炭盆稳稳地摆在客厅中央,空调温度调到舒服的26℃。 看着炭火“噼啪”溅出火星,鲜嫩的鱼块在炭火上慢慢烤出焦香,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小口喝着冰饮,说说笑笑,谁也没意识到危险正在悄悄逼近。 这样惬意的时光持续了四个小时,其中一个闺蜜突然觉得脑袋发沉,起初以为是空调吹久了着凉,或是烤鱼吃多了有些腻,想着忍一忍就好,没想着去开窗通风。 可没等她起身,眼前突然天旋地转,身体一软就倒在了沙发上。 旁边的闺蜜刚想伸手扶她,自己也猛地一阵头晕目眩,跟着栽倒下去。 剩下的女子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只觉得四肢突然使不上劲,眼皮越来越沉,最后也失去了意识。 家属发现时彻底慌了神,三个原本有说有笑的人,此刻全都面色潮红地倒在沙发和地上,怎么喊都没反应。 慌乱中,家人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将三人送到医院。 果然,三人齐齐确诊一氧化碳中毒。 更为恐怖的是,三人血液里的碳氧血红蛋白数值都超过了35%,最高的那位达到39.4%。 要知道,正常人体内的碳氧血红蛋白数值应低于3%,而一旦超过40%,就是危及生命的重度中毒。 医院立刻启动紧急预案,联系ICU团队会诊,火速准备高压氧舱,经过两次高压氧治疗,三人才逐渐恢复意识,血液里的碳氧血红蛋白也降到了正常水平。 无独有偶,今年冬末春初的广西南宁,也曾发生过一起令人痛心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当时受寒潮影响,南方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一家五口在洗澡时因为关门关窗,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不幸身亡。 村民发现这户人家电话没人接,破门后才发现悲剧已经发生,家中的两个大人和三个孩子无一幸免。 这些悲剧的背后,都指向同一个隐形杀手,也就是一氧化碳。 很多人对它的危险性缺乏足够认知,甚至存在不少误区。 有人觉得在燃烧的炭火旁放一盆清水就能预防中毒,可实验数据狠狠打了这个想法的脸。 在密闭房间里,把清水放在点燃的炭火盆边,15分钟后检测发现,一氧化碳浓度仍有343ppm,处于严重超标水平。 实验人员解释,因为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所以这个网传的“妙招”根本站不住脚。 还有人觉得,天冷时给门窗留条缝通风就安全了,这也是错误的。 一氧化碳比空气轻,会悬浮在室内的高处,而门窗缝隙位置低,根本无法让一氧化碳有效逸出,室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仍然会很高,中毒风险丝毫没有降低。 所以通风一定要门窗“大开”,才能真正降低风险。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以为没闻到煤烟味就没有一氧化碳,可实际上,只要是含碳的燃料,比如木炭、煤炭、燃气等,在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都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而且它无色无味,根本没法通过气味来判断是否存在。 不过,一氧化碳中毒的初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大多是头晕、恶心,很像吹空调着凉或者吃坏了肚子,等出现昏迷症状时,往往已经很危险了。 就像浙江这三个女子,一开始只是觉得头晕,没当回事,结果短短时间内就失去了意识。 医生说,再晚一分钟送医,就会有十万个脑细胞永久坏死,后果不堪设想。 生活中类似的危险场景还有很多,有人冬天在车里开着空调睡觉,觉得暖和又舒服,却不知道车没熄火时,尾气会顺着缝隙钻进车里,同样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有网友就分享过自己的经历:去年冬天在车里开空调睡了半小时,醒来头痛欲裂,当时还以为是没睡醒,现在想想都后怕。 还有人家里的燃气热水器装在浴室里,废气直接排在室内,洗澡二十分钟就可能中毒,有网友说亲戚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洗澡时突然头晕,幸好及时开门才没出大事。 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其实也不难,要记住任何使用含碳燃料的场景,都不能在完全密闭的空间里进行。 生活里的“舒服”和“惬意”固然重要,但不能以安全为代价。 就像这场差点酿成悲剧的烤鱼宴,谁能想到一顿饭会藏着致命风险? 一氧化碳这个“隐形杀手”无色无味,却可能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靠近。 多一份警惕,多一份了解,才能让惬意的生活远离危险,不让一时的疏忽变成一生的遗憾。
“太可怕了!”浙江,3名女子开着空调吃烤鱼,上一秒还有说有笑,下一秒全部晕倒!被
高翔涵谈谈社会
2025-07-23 16:59:29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