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签了,埃及也签了,美国要慌了。原本还在观望的国家,这下全坐不住了。从东盟十国到中东六国,再到现在的32个国家,咱们的本币互换和贸易本币结算协议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规模都飙到4.5万亿人民币了。 6月的时候,国际上有件大事儿估计很多人没太留意,但这事儿往后几十年都可能影响咱们的钱包。 可能有人觉得这跟自己没关系,其实不然,咱们买的进口水果、用的进口护肤品,以后可能因为这个变得更便宜,这背后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大变化。 要讲明白这事儿得先说说美元的“霸道”,过去几十年,全世界做生意几乎都离不开美元,比如巴西农民种的大豆要卖给中国,得先把卖大豆收到的雷亚尔换成美元,再换成人民币。 中间不仅要给银行交手续费,还得担着美元汇率忽高忽低的风险,美国就靠这招,印点钞票就能买遍全球的好东西,哪个国家不听话,就不让它用美元结算系统。 过去几年,一些国家在国际结算中吃尽了苦头,伊朗出口石油却拿不到钱,俄罗斯企业资产被冻结,教训深刻,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依赖单一货币体系存在巨大风险。 真正掀起转向风潮的是巴西,2023年,这个南美经济大国率先作出决定——与中国达成协议,今后双边贸易不再通过美元,而是直接用本币人民币与雷亚尔结算。 因为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每年贸易额高达上千亿美元,放弃美元,意味着他们在支付系统上的主动权更强,也更能规避金融不确定性。 光手续费一年就能省出好几个亿,巴西出口局当时就说了,这招让他们卖铁矿石、大豆的时候腰杆都硬了,不用再看美国脸色。 紧跟着埃及也加入了进来,今年 5 月刚续签的协议里不光有本币结算,还加了数字货币合作,埃及这国家位置特殊,是非洲和中东的十字路口,他们用数字人民币跟中国做生意。 钱秒到账不说,美国银行想插手都插不上,这两年中国帮埃及建了新行政首都、修了电气化铁路,这些大项目以后结账都能用人民币,埃及企业再也不用担心美元不够用影响工程进度了。 新加坡的银行现在都专门开了人民币账户,方便当地企业跟中国做生意,连街边小贩都知道收人民币更划算。 伊朗更直接,加入金砖国家后,干脆宣布跟中国做生意只用人民币和本国货币,美国想制裁都找不到门路,这些国家为啥敢跟美元叫板?看看阿根廷就知道了。 去年面临外汇储备严重不足的困境,粮食和药品供应一度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阿根廷通过与中国的本币互换协议,用比索换取人民币,成功缓解了燃眉之急。 这一举动不仅帮助阿根廷度过了危机,也突显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这样的趋势正在悄然扩展到全球,以日本为例,尽管一度与美国紧密合作,但近期却开始加强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甚至在经济合作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人民币。 而韩国,不仅仅是政府层面,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一趋势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过去进口商品的价格总是随着美元汇率波动而波动。 而如今使用本币结算能够大幅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可以享受更加稳定的商品价格,同时旅游时不再需要频繁兑换外币,尤其是在东南亚等地,直接用人民币扫码支付的便捷性,显著提升了出行的效率。 美国现在急得跳脚,一边派军舰到南海转悠想转移注意力,一边威胁要制裁签协议的国家,可巴西埃及根本不搭理。 因为大家手里的美元越来越少了,各国都在偷偷卖美债,去年光日本就抛了680亿,美国国债现在得靠自己人买,外国投资者都不愿意接盘了。 当然了,美元霸权也不是一天能倒的,现在全球还有不少生意得用美元结算,美国的金融市场底子还在。 中国现在做的不是要取代美元,而是给各国多一个选择,就像咱们买菜可以用现金也可以扫码,多一种支付方式总比被一家垄断强。 特别值得说的是数字货币这块,中国和埃及、阿联酋都在搞数字人民币结算试点,去年有批中国光伏设备运到埃及,用数字人民币付款,几分钟就到账了。 这 32 个国家跟中国签协议,不是谁给谁面子,都是实打实的利益驱动,大家发现不用美元后,生意更好做了,成本更低了,钱也更安全了。 往后咱们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用人民币做生意,越来越多的商品标注人民币价格,这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国家的胜利,而是公平贸易的胜利。 信源:中国新闻网——2025-06-13——《中国、土耳其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巴西签了,埃及也签了,美国要慌了。原本还在观望的国家,这下全坐不住了。从东盟十国
青橘小罐
2025-07-22 15:26: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