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西北野战军的会议上,贺炳炎、廖汉生等人不满彭德怀的指责,当场与其顶嘴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7-21 09:16:12

1948年,西北野战军的会议上,贺炳炎、廖汉生等人不满彭德怀的指责,当场与其顶嘴,一旁的贺龙气的拍桌子,“你们两个真是长本事了,谁都敢顶嘴。” 1948年,解放战争正打到白热化阶段,西北野战军肩负着解放西北五省的重担。这支队伍不简单,从陕北的窑洞打到大漠边疆,硬是靠着一股子拼劲儿在夹缝中求生存。可西府战役接连失手,部队士气有点儿低迷,高层也坐不住了。为了搞清楚哪儿出了问题,他们在延安开了场会。这会可不是喝茶聊天,气氛紧张得像拉满的弓弦。 西府战役是啥情况?简单说,就是西北野战军想一口气拿下西府地区,结果情报不准,部队配合又乱套,没打成不说,还损了不少人马。彭德怀作为司令员,压力山大,他得找出症结,不然下一步咋走?这场会就成了个火药桶,谁也不知道会炸出啥。 会议开了,彭德怀直奔主题,点名批评西府战役的指挥问题。特に(特别是)贺炳炎和廖汉生,他俩的纵队问题最多,情报没搞准,配合也跟不上。彭德怀这人脾气直,说话不留情面,直接把责任甩到他俩头上。贺炳炎和廖汉生也不是好惹的,战场上摸爬滚打那么久,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之前榆林攻坚战时,彭德怀就没少骂人。敌军守得死死的,地形又烂,部队啃不动,他还电话里吼廖汉生:“这么个地方都打不下来,你们干啥吃的?”贺炳炎也没少挨批,两人这下可热闹了,彭德怀没吭声,但脸黑得能滴水。贺龙一看这架势,坐不住了,他是老大哥,最见不得内讧,直接拍桌子吼:“你们俩胆儿肥了,连彭总都敢顶!”这一嗓子把全场震住,贺炳炎和廖汉生也消停了点。贺龙不是吓唬人,他真急了,怕这帮人闹散了架。 这事儿可不只是几个人吵架那么简单,根儿在西府战役的失利上。那仗打得憋屈,情报稀烂,部队像散沙,指挥员在前线拼死拼活,最后还得背锅。彭德怀急着找原因,他的想法是,不把问题挖出来,下次还得栽跟头。可贺炳炎和廖汉生觉得,自个儿在前线扛枪顶炮,凭啥挨批不带喘气的? 贺炳炎是硬汉出身,廖汉生也血性不低,两人不服彭德怀的指责,心里憋着委屈。彭德怀呢,又是个急性子,指挥全局压力大,说话难免冲。贺龙跳出来打圆场,其实是怕这内耗搞垮队伍。他知道,这帮人要是散了心,西北这片地儿还怎么守? 会后,贺龙把贺炳炎和廖汉生留下来,苦口婆心劝了一通:“战场苦我知道,可彭总管全局,内斗有啥用?”两人冷静下来,也觉得自己冲动了,跑去彭德怀那儿认错。彭德怀也不是小气的人,摆摆手说:“有怨气我懂,我说话也急,咱们是战友,直说就行。”这么一聊,疙瘩解开了。 这事儿之后,西北野战军高层吸取教训,团结得更紧了。1949年部队改编成第一野战军,彭德怀继续带队,贺龙管西北军区,贺炳炎和廖汉生各司其职。没多久,西北五省就解放了。这场风波反倒成了块磨刀石,把队伍磨得更锋利。 这场会虽然闹得凶,但结果不坏。短时间看,暴露了指挥上的问题,大家吵归吵,最后还是坐下来解决问题。长远看,这事儿让高层明白,团结比啥都重要。西北野战军后来能打赢大仗,跟这次风波后拧成一股绳脱不了干系。 1949年改编后,第一野战军横扫西北,彭德怀指挥若定,贺龙坐镇后方,贺炳炎和廖汉生在前线冲锋。这帮人没因为那次吵架翻脸,反而更知道彼此的分量。解放西北五省的成绩,多少也有这场风波的功劳。 这场会的主角们,后来都各有归宿。彭德怀带第一野战军打完西北,又去朝鲜抗美援朝,1955年当了元帅。贺龙管西北军区,后来进国务院,也拿了元帅衔。贺炳炎当了第一兵团司令员,1955年封上将,1960年病逝。廖汉生干政治委员,一路干到2006年才去世,也是上将。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