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倒插门进了周家,连生三女后,妻子劝他纳妾,左宗棠死活不肯,岳母却说:“不纳就休妻”。 1832年,那时左宗棠满腹经纶,却因家境贫寒,家中为供他读书已负债累累。走投无路之下,他无奈答应入赘周家。 周家是当地望族,岳母王慈云独具慧眼,认定左宗棠绝非池中之物,力排众议接纳了这个穷秀才。 左宗棠与妻子周诒端成亲后,二人情投意合。周诒端温婉贤淑、知书达礼,她欣赏左宗棠的才华,全力支持他读书治学。左宗棠对妻子的温柔体贴也心怀感激,婚后生活平淡却甜蜜。 可平静日子没持续多久,随着周诒端接连生下三个女儿,麻烦事儿就来了。 在封建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根深蒂固。周家上下,甚至邻里乡亲,都开始对左宗棠一家指指点点。周诒端看着丈夫承受的压力,满心愧疚。 一天,周诒端见左宗棠心情不错,便小心翼翼地提起纳妾之事:“咱俩成婚多年,我没能给你添个儿子,如今外面流言蜚语不断,要不你纳个妾,也好为左家延续香火。” 左宗棠当即放下手中的书,一脸严肃地说:“诒端,咱俩夫妻恩爱,这些年你为我付出那么多,我怎能因无子就纳妾让你受委屈?这事别再提了。” 周诒端眼眶泛红,感动不已,但她知道丈夫的坚持或许会让家族蒙羞。 此后,周诒端又多次委婉劝说,可每次都被左宗棠坚决拒绝。他觉得自己入赘周家本就有些抬不起头,若再纳妾,实在对不起妻子的深情厚谊。而且,他坚信夫妻感情不应被世俗生育观念左右。 然而,外界压力如潮水般涌来,岳母王慈云坐不住了。她看着日渐消沉的女儿,以及面临绝后的左家,决定亲自出面。于是便有了那句“不纳就休妻”。 被岳母逼宫后,左宗棠陷入深深挣扎。他想起与妻子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想起妻子在他落魄时给予的支持鼓励,满心不舍。可岳母的话也有道理,作为左家独子,他确实有延续家族血脉的责任。 他独自来到庭院,望着明月,思绪万千。不知不觉过了子时,仍没想出两全之策。 这时,周诒端悄悄走到他身后轻声说:“母亲也是为我们好,你若真纳了妾,我不会怪你的。” 左宗棠转身看着妻子憔悴的面容,一阵刺痛:“我怎能负你。”夫妻二人相拥而泣,不知何去何从。 经过几日煎熬,左宗棠最终妥协。他深知无法改变世俗观念,也不想让妻子和岳母再承受压力。在岳母安排下,周诒端的陪嫁丫鬟张氏成了左宗棠的妾室。 张氏性格温和、手脚勤快,对周诒端十分敬重,入府后与她相处融洽。在周诒端悉心教导下,张氏很快适应新身份。 婚后不久,张氏有了身孕。十个月后,顺利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左孝威。 这个消息让左家上下欣喜若狂,左宗棠抱着儿子,满是欣慰。周诒端看着丈夫和孩子,虽心中有些落寞,但更多是为家族有后而高兴。 此后,张氏又陆续为左宗棠生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左宗棠对几个孩子一视同仁,悉心教导。周诒端也将张氏的孩子视如己出,一家人相处和睦。 随着孩子们长大,左宗棠的事业迎来转机。他凭借才华和努力在官场崭露头角,成为晚清重要大臣。 在仕途生涯中,周诒端和张氏始终默默支持他。周诒端操持家中大小事务,让左宗棠无后顾之忧;张氏精心照顾孩子,为他们的成长付出心血。 1870年,周诒端因病离世,左宗棠悲痛万分。他在妻子的墓志铭中深情写下:“妇人适人,由穷苦而充裕,患难而安荣,虽贤知鲜不移其志。”表达对妻子的敬重与怀念。 而张氏,在周诒端去世后,接过操持家务的重担,继续陪伴在左宗棠身边,与他携手走过人生风雨。 左宗棠一生,虽有一妻一妾,但他与她们之间的感情真挚深厚,成为一段佳话。 (参考资料:株洲晚报数字报——左宗棠入赘周家)
左宗棠倒插门进了周家,连生三女后,妻子劝他纳妾,左宗棠死活不肯,岳母却说:“不纳
逗比青年说史
2025-07-18 15:01:02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