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急了!中国怎么办?据环球时报7月15日报道,从2026年7月开始,越南河内市中心将不再允许燃油摩托车通行。 河内有“摩托车之都”之称,全市摩托车保有量居高不下,据统计,全国摩托车数量突破五千万,河内一个城市就有接近七百万辆。 和汽车相比摩托车更灵活,更适合那些小巷子里穿梭,然而摩托车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也成为城市健康的隐患。 尾气排放不断加重了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污染,导致城市的雾霾长期不散,最近几年,河内的空气质量一直被环保组织列为东南亚最差城市之一,燃油摩托的“功劳”占了大头,市民健康不断受到威胁,越南政府感受到压力,也终于下定决心要治理。 这次禁摩举措一出,社会各方反响强烈,支持者认为只有拿出“猛药”才能尽快改善空气质量,反对者则担心电动摩托目前的普及率不足,像充电桩这样的基础设施也远远不够用,如果没有成熟的替代方案,那些平日靠摩托谋生和通勤的人怎么办? 问题虽然棘手,但也不能否认“油转电”已是大势所趋,这种趋势不仅仅出现在越南,也出现在世界各国。 中国这几年在新能源领域的积累,不论是大功率锂电池、智能电控系统,还是生产制造和供应链,都领跑全球。 以雅迪、新日、小牛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品牌,已经把两轮电动车出口做到了海外,并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 和越南本地企业不同,中国电动车企可以利用大规模生产、定制化开发等优势,满足不同用户和道路环境的特殊需求。 越南城市空间紧张,希望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国企业在国内二三线城市已经摸索出多层立体建桩、社区团体快充等成熟方案,这些经验可以直接带到越南复制。 中国企业懂得如何在有限空间高效部署充电设备,推进公共区域换电站落地,这样一来,有望帮助越南城市把充电难题快速解决。 当然,光靠技术和产品远远不够,要想真正“融入”越南市场,中国企业还需要重视本地化,文化差异、消费习惯、售后能力、品牌信任感,都考验着陆团队的耐心和细致。 价格始终是越南市场的敏感点,越南普通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一旦转换成本太高,或者车辆维护不便,就会影响换电的积极性,河内的气候炎热潮湿,对电动两轮车的续航和耐用性也是不小的考验。 越南燃油摩托禁行政策的推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带来环境改善和健康红利,另一方面也促使整个制造业加速升级,为国内外相关企业提供宽广机遇。 对于中国电动车企业来说,这是检验自身产品、技术和服务体系的大舞台,越南不缺市场,不缺需求,更希望引进国际上成熟的解决方案。 中国企业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窗口,只要抓住转型期的机会,把产业链、创新和本地化优势发挥到极致,就有可能在这波“油转电”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河内市中心明年要禁燃油摩托车》
越南急了!中国怎么办?据环球时报7月15日报道,从2026年7月开始,越南河内市
修竹崽史册
2025-07-18 12:43:05
0
阅读:64
奋斗
爱玛、雅迪、台铃帮你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