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大手一挥,10枚导弹运抵乌克兰,泽连斯基反手制裁5家中企。 2025年7月8日,特朗普宣布向乌克兰运送10枚“爱国者”防空导弹。这批导弹从美国中东库存紧急调拨,数量虽少,却引发广泛关注。俄军近期加大空袭力度,6月底一夜之间发射477架无人机和60枚导弹,乌克兰防空系统几乎崩溃。 这10枚导弹能拦截部分无人机,但面对俄军的饱和攻击,作用微乎其微。特朗普的决定与其说是军事援助,不如说是政治信号。 他刚上台就暂停部分军援,引发盟友质疑,这次送导弹是为了稳住北约,同时向俄罗斯施压,表明美国还没完全退出俄乌博弈。然而,美国国内对援乌分歧严重,共和党内部有人高喊“美国优先”,反对海外花钱,民主党则批评特朗普政策反复,称这不过是为11月中期选举刷存在感。 乌克兰这边,泽连斯基迅速做出反应,宣布制裁五家中国企业:宁波博林机械、苏州易可得精密机械、中央亚细亚丝路国际贸易、深圳罗约科技、深圳金多邦科技,理由是这些企业涉嫌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零部件。制裁措施包括冻结资产、禁止贸易、限制高管入境,看似强硬,实则漏洞百出。这些企业的业务多为通用制造,出口的零部件可能流入俄罗斯市场,但直接证据不足,更多是照搬美国的情报推测。乌克兰此举意在向西方表忠心,证明自己不仅抗俄,还愿意在中美博弈中选边站。然而,这一招用力过猛。中国是乌克兰最大的粮食出口市场,2024年乌克兰对华出口农产品占其总出口的20%以上。制裁消息一出,中国外交部迅速召见乌克兰大使,表示强烈不满,并暂停了农业、能源和基建领域的多项合作。这对乌克兰经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粮食出口受阻,财政收入进一步缩水。 中国的反制让乌克兰付出沉重代价。2025年下半年,乌克兰粮食出口几乎停滞,敖德萨港的粮仓堆积如山,却无人问津。国内经济早已千疮百孔,战争导致工业体系崩溃,失业率飙升至30%以上。2026年初,基辅、敖德萨等地爆发大规模抗议,民众要求停火以换取经济喘息。泽连斯基试图通过电视讲话安抚民心,但效果甚微。 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稳步推进,乌克兰的防空能力虽因“爱国者”导弹略有提升,却无法改变战局。西方盟友的援助承诺频频跳票,德国和挪威虽同意采购“爱国者”系统,但因费用问题迟迟未交付。 特朗普的算盘则打得更精。他一方面通过有限军援稳住欧洲盟友,一方面与俄罗斯保持接触,试图通过谈判谋求更大利益。2025年7月,他与普京通话,提出50天内达成停火协议,否则将对俄加征100%关税。然而,俄方坚持领土现状,谈判毫无进展。特朗普随后批准德国向乌克兰转移两套“爱国者”系统,挪威也承诺采购一套,但实际交付遥遥无期。美国国内对援乌的反对声浪持续高涨,特朗普的决策更像是走钢丝,既不想彻底放弃乌克兰,也不愿在俄乌问题上投入过多资源。 乌克兰的处境日益艰难。2025年底,俄乌谈判在伊斯坦布尔再次破裂,双方在领土和安全保障问题上分歧巨大。乌克兰的财政储备几乎耗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也无法填补窟窿。泽连斯基的制裁决定不仅未能换来西方的加码支持,反而让中国彻底冷眼旁观。乌克兰的外交信用进一步下滑,曾经的中立国家如印度、巴西也对其敬而远之。战火继续蔓延,乌克兰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到极点。
特朗普大手一挥,10枚导弹运抵乌克兰,泽连斯基反手制裁5家中企。 2025年7月
史迹解读站
2025-07-16 23:39:30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