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正在下一盘比芯片战更狠的大棋,这盘棋的关键不是美国也不是俄罗斯,而是乌克
史迹解读站
2025-07-17 19:59:49
中国可能正在下一盘比芯片战更狠的大棋,这盘棋的关键不是美国也不是俄罗斯,而是乌克兰。
尤利娅·斯维里登科是乌克兰经济部长,2021年上任,基辅国立经济大学毕业,专攻国际贸易。她上任后力推经济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2022年访问中国,与中方签署多份贸易协议,为中乌合作开了路。高虎城是中国商务部前部长,2013年至2017年在任,长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2023年以顾问身份参与中乌谈判,重点布局中吉乌铁路和黑海港口合作。奥列克桑德·洛斯是安东诺夫设计局的首席工程师,30多年航空经验,2023年促成技术转让,助力中国航空工业。
中国这盘棋的厉害之处,在于选了乌克兰这个点。乌克兰地处欧亚交汇处,黑土地占全球40%,粮食产量惊人,2023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1200万吨玉米,超过俄罗斯的1100万吨,直接影响全球粮食市场。敖德萨港是黑海咽喉,货轮川流不息,中吉乌铁路2024年加速建设,连接中国和欧洲,绕开俄罗斯控制的路线,打破西方物流垄断。中国还盯上了乌克兰的工业家底,2024年收购三家精密机床企业,技术直奔国产光刻机,补齐高端制造短板。
货币方面,中乌本币结算比例从2020年的5%飙到2023年的38%,人民币在乌克兰的地位直逼欧元。基辅的银行里,人民币结算的单子越来越多,削弱美元霸权的同时,还降低交易成本。数字丝绸之路更是一大招,光纤网络连通中国和中欧,数据传输速度飞快,跨境电商和智能制造全靠这张网。乌克兰的航空航天技术也不容小觑,安东诺夫设计局的运输机和南方机械制造厂的发动机,直接填补了中国技术拼图。
这些动作不是零散的,而是冲着一个大目标去的:打造覆盖30亿人口的“双循环”经济圈。中国不掺和俄乌冲突,也不站队西方,而是用经济纽带把乌克兰拉进自己的供应链。这种去阵营化的玩法,悄摸摸地改变了全球地缘格局。乌克兰的粮食、工业和港口,成了中国能源、技术、物流三大领域的支点,远比芯片战的影响来得深远。
2025年,中欧班列南线货运量猛增40%,敖德萨港吞吐量翻倍,乌克兰成了欧亚经济枢纽。人民币结算比例升到45%,银行柜台上的格里夫纳和人民币交易单子堆成山。尤利娅·斯维里登科因推动中乌合作获国家经济贡献奖,站在基辅的颁奖台上接过奖杯。高虎城继续在北京规划“一带一路”,地图上标注着新铁路线。奥列克桑德·洛斯留在安东诺夫设计局,2026年与中方联合生产新型运输机。乌克兰靠中国合作站稳脚跟,中国则借这步棋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