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年,太子朱标不小心掉进水里,侍卫们慌忙把他救上岸,朱元璋赶来后,看了一眼那群参与营救的侍卫们,下令把其中几个立马处斩。 朱标不光学问好,对兄弟也特别照顾。他有二十多个弟弟,朱元璋为了让朱标稳坐太子位,早早把这些弟弟封到外地当藩王,比如朱棡封晋王,朱樉封秦王,离南京远远的,免得威胁他。朱标对弟弟们很宽容,弟弟犯错,他总是护着。一次,朱樉犯了大错,朱元璋气得要重罚,朱标跪在殿前苦求,细数弟弟的功劳,才保住他。晋王朱棡因为骄奢被举报有谋反嫌疑,朱标也拼了命保他,兄弟们因此对他又敬又服。朝臣们也喜欢朱标,觉得他有仁君的样子,盼着他将来能当个好皇帝。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把朝廷搅得天翻地覆。胡惟庸被指谋反,朱元璋雷厉风行,直接处死,还连坐了一堆人。宋濂的孙子宋慎也被牵连,宋家眼看要被满门抄斩。朱标急了,跑去求父亲放过宋濂,可朱元璋冷冰冰地说,等你当皇帝再赦他。朱标没办法,忧心忡忡地往回走,精神恍惚,脚下一滑,掉进了宫里的河。河水冰冷,朱标挣扎了几下,呛了好几口水。跟在后面的侍卫吓坏了,赶紧跳下去救人。有的侍卫衣服鞋子都没脱,直接扑进水里;有的却先把外袍鞋袜脱了,叠好放岸边,才下水。没一会儿,朱标被救上岸,浑身湿透,咳个不停,但人没事。 消息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他火急火燎赶过来,看到朱标没事,松了口气。可他一看那些侍卫,脸就黑了。有的侍卫衣服鞋子湿漉漉的,还在滴水;有的却干干净净,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朱元璋当场发飙,说太子生死攸关,这些人居然还有心思顾衣服,耽误了救人时间,简直该死。他二话不说,下令把脱了衣服才下水的侍卫全砍了,血流了一地。那些没脱衣服就跳水的侍卫,得了赏赐,金银布帛拿了一堆。朱标看着这幕,嘴唇动了动,想说啥又没说出口。他知道父亲的脾气,劝也没用,只好沉默。 可老天不给面子。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派朱标去陕西看看能不能把都城迁到西安。朱标带队跑了一趟,风吹日晒,回来还带了不少建议。可刚回南京,他就病倒了,躺在床上起不来,医官忙活半天也没辙。没多久,朱标就走了,年仅三十八岁。朱元璋听到消息,差点没缓过来,亲自跑到东宫,抱着棺材哭得撕心裂肺。他穿着丧服,朝政都不管了,臣子劝了好多次,他才在丧服外面套上朝服,去处理国事。 朱标这一走,对朱元璋打击太大。他本来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这个儿子身上,觉得他能把大明带好。朱标死了,朱元璋的计划全乱了。他后来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当皇太孙,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可建文帝没当几年,就被朱棣抢了皇位。朱标要是在,凭他的仁厚和能力,兴许能稳住朝局,少点杀戮,历史可能就不一样了。
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驾崩,太子朱见深即位。随即朱见深就遇到了一个让他头疼的问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