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顺治驾崩,20岁的贞妃突然被告知要为皇帝殉葬。几个太监却拿着白绫,推门闯进来:“小主儿,该上路了!”贞妃跌坐在地,绝望哭喊:“都是姐姐害了我!” 贞妃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大清王朝里被封为贞妃的有两个女人,一个是大清初期顺治的妃子,一个是大清末年的慈安太后。 很明显,这个可怜的女人是顺治的妃子。 她在历史上留下的故事很短暂,史书上寥寥几笔,便是顺治驾崩后,她成了唯一给顺治殉葬,且是大清历史上最后一个殉葬的妃嫔。 爱没有,荣华富贵没有,但是死却只有她一个。 只因为她是董鄂氏,是哪个顺治捧在心尖上的董鄂妃的族妹。 她甚至都不是胞妹。 那么为什么非要她死呢,那就得说说她姐董鄂妃的得宠了。 董鄂妃是满洲正白旗,出生于1639年,因为父亲常年在苏杭附近工作,她便在江南水乡长大,受汉族文化熏陶,水灵灵,精书法喜欢读史书。 由于她受的教育程度比较高,在满众多女子中成为翘楚。 满族女孩为了选秀封妃,从小被灌输的都是如何服侍君王,如何“女子无才便是德”,即便是有才华也要藏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董鄂氏出现在顺治面前的时候,如同一律清风拂面,清新极了。 董鄂氏原本没资格封贵妃的,更别提后期顺治要立她为后了。 因为她出自正白旗,在多尔衮之前,正白旗属于下五旗,满八旗制度,上三旗是地位尊崇的。 但多尔衮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在顺治初年,把上三旗的正蓝旗踢出去了,将自己的正白旗抬上来了。 于是,董鄂氏沾了光,成了上三旗的人。 1656年,八月,董鄂氏一入宫就直接封了贤妃,顺治欢喜的不得了,觉得妃子还是不够,第二个月就给董鄂氏封了皇贵妃。 这个晋升速度是绝无仅有。 十月份,顺治对董鄂妃的家庭大加封赏,真金白银流水式的往家里搬。 同年十二月,董鄂妃就成贵妃,不仅如此,顺治为了她封贵妃还大赦天下,这又是一桩绝无仅有。 次年,董鄂妃生皇四子,顺治把这个孩子当成嫡长子一样对待,昭告天下还大赦天下。 这个孩子承受了太多不属于他的重量,没几个月就夭折了,董鄂妃和顺治都十分悲痛,顺治又一次破格追封这个夭折的皇子。 1658年,便发生了顺治年间著名废后风波,因为孝庄病了,董鄂妃一直服侍在侧,反而是皇后一天也没来探望。 顺治以此为由坚持要废后,改立董鄂妃。 幸亏孝庄和董鄂妃苦劝,才让顺治放下了这个念头。 从古到今,皇帝有宠妃是很常见的事,但偏宠到为一个妃子枉顾祖宗法制,连皇帝都不想做了的,顺治应该是为数不多的一个。 所以,董鄂妃自己本身没错,她孝顺,识大体,知书达理,也不干政,还劝皇帝勤勉。只是因为顺治的偏爱,让这些大臣和皇族,把对皇帝约束的无能,都一股脑发泄到了她的身上。 这件事总得有个人背锅吧。 所以,孝庄和臣子接连上奏弹劾,纷纷劝顺治放弃对董鄂妃的宠爱。1660年,董鄂妃病逝,次年顺治也跟着驾崩了。 就在皇帝驾崩的这个节骨眼,一个后宫里默默无闻的妃子站了出来,她说自己要给顺治殉葬。 自从有了董鄂妃,后宫几乎成了摆设,贞妃爱顺治爱到要去死,显然是不合常理。后世觉得贞妃大概是为了消除皇家对董鄂家族的怒气。 毕竟年轻的皇帝因为董鄂氏家族的一个女人,死了。 所以,贞妃可能是被家族推出来,被迫要牺牲的那个人。以她之死来平息众人对董鄂氏的恨。
1682年,40岁的建宁公主守寡七年后,康熙下旨处死吴三桂所有的孙子,这就包括了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