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2年,40岁的建宁公主守寡七年后,康熙下旨处死吴三桂所有的孙子,这就包括了

曼冬看娱乐 2025-07-08 10:06:39

1682年,40岁的建宁公主守寡七年后,康熙下旨处死吴三桂所有的孙子,这就包括了建宁公主的两儿子。建宁公主吓坏了,跪着哭求康熙:"姑姑求您,放过我的两个儿子吧!"

建宁公主其实是康熙皇帝的姑姑,她的真名是和硕恪纯长公主,是皇太极的第十四个女儿。她的母亲是蒙古察哈尔部的奇垒氏,身份一般,只是个庶妃,但她哥哥顺治帝对她疼爱有加,就像亲妹妹一样。

1653年,13岁的建宁公主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这是一场典型的政治联姻。顺治帝把妹妹嫁过去,一方面是为了拉拢吴三桂,另一方面也是要吴应熊留在京城当人质。吴三桂那时候手握重兵,驻守云南,力量强大,朝廷对他既要用又要防。

办公室桌角堆外卖盒的椅子上,我边啃着泡面边看这段历史,心里不禁替建宁公主捏一把汗。这样的联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公主成了政治棋子,而她自己可能完全不知道。

建宁公主和吴应熊的婚姻其实还算幸福,两人感情不错,婚后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吴应熊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性格温和,对公主很尊重。建宁公主虽然远嫁,但在吴家地位很高,吴三桂对这个儿媳也很客气。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他们可能真的会过上平静富贵的生活。

顺治帝去世后,康熙即位,开始逐步收紧对三藩的控制。1673年,康熙决定撤藩,这彻底激怒了吴三桂。吴三桂以"反清复明"为口号,自称周王,发动了震惊朝野的三藩之乱。

消息传到北京时,建宁公主和吴应熊都傻了眼。吴应熊知道自己的处境,他没有参与父亲的叛乱,但血缘关系让他无法置身事外。1674年4月,康熙下令处死吴应熊和他的长子吴世霖。

建宁公主绝望地跑到康熙面前,哭着求情,希望康熙能饶过她的丈夫和儿子。她甚至去求孝庄太后,但孝庄拒绝见她。33岁的建宁公主眼睁睁看着丈夫和长子被绞死,心如刀割。康熙下令将建宁公主和她的幼子软禁在额驸府,严加看管。

外卖齁咸喝了两壶水,我忍不住感慨这历史的残酷。一个女人,因为家族的政治斗争,失去了丈夫和孩子,还要承受被软禁的痛苦。

接下来的七年,建宁公主过得度日如年。她被关在额驸府,失去了自由,只能和剩下的几个年幼的孩子相依为命。康熙经常下诏慰问她,说她是"为叛寇所累",但这些话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活着的亲人。

1681年,三藩之乱彻底平定,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在昆明自杀,标志着这场历时8年的叛乱终于结束。康熙担心后患,下令将吴三桂的所有孙子处死,包括建宁公主的两个幼子。

40岁的建宁公主抱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跪在康熙面前苦苦哀求:"姑姑求您,放过我的两个儿子吧!"她额头磕得鲜血直流,声音颤抖,但康熙心如铁石,没有丝毫动摇。这些孩子毕竟是吴三桂的血脉,留着就是隐患。

康熙下令将建宁公主的两个幼子勒死,其他庶孙全部砍头弃市。建宁公主亲眼看着自己最后的希望被夺走,彻底成了孤家寡人。这一年,她40岁,却已经失去了人生的全部意义。

想起老妈昨天电话里的唠叨,我突然觉得平凡的生活其实就是最大的幸福。至少我们不用经历这种家破人亡的痛苦。

此后的二十多年,建宁公主独自一人生活在公主府中,形单影只,终日哀叹。康熙可能也觉得过意不去,时不时派人送些赏赐,但这些东西对她来说都没有意义。她的心早就死了,只是肉体还在苟延残喘。

1704年,63岁的建宁公主在孤独和痛苦中去世。她在这个世界上活了63年,但真正快乐的时光可能只有嫁给吴应熊的那二十年。康熙下令将她火化,这在当时是很不寻常的,因为康熙早就废除了皇室火葬的习俗。

康熙在建宁公主的墓碑上只写了五个字:"被叛徒累了"。这五个字总结了她悲惨的一生,也反映了康熙对这位姑姑的态度。在他心里,吴三桂一家都是叛徒,他能放过建宁公主已经是最大的恩情了。

建宁公主死后,由于没有后人继承,公主府被内务府收回。有意思的是,这个地方后来成了皇族子弟的学校,《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还在这里住过。历史就是这样,一个悲剧的结束,可能就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回想建宁公主的一生,她从一个被宠爱的公主,变成了政治联姻的工具,最后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她的悲剧不仅在于失去了家人,更在于她从始至终都没有选择的权利。出生在皇家,看似荣华富贵,但命运从来不属于自己。

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让人不禁感慨,权力的游戏从来都是残酷的,而女性往往是最无辜的受害者。

0 阅读:291

评论列表

鲁北撸串

鲁北撸串

1
2025-07-08 10:58

“但她哥哥顺治帝对她疼爱有加,就像亲妹妹一样”,什么叫像亲妹妹,本来就是同父的亲妹妹!

曼冬看娱乐

曼冬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