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的杨伟光,在没有上报的情况下,擅自做主在《新闻联播

小说红楼 2025-07-13 13:35:37

1993年,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的杨伟光,在没有上报的情况下,擅自做主在《新闻联播》之后插入了一段30秒的广告,广电部部长得知后立马就急了,杨伟光怎么能这么做!   1993 年的北京春寒料峭,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的灯光亮到了后半夜。时任台长杨伟光捏着那份《关于申请增加年度经费的报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 报告上 “财政部拟削减央视 15% 拨款” 的红色批注,像一盆冰水浇在他心头。   “台长,《东方时空》的设备采购单又被退回来了。” 办公室主任推门进来时,手里的文件夹几乎要被捏变形,“器材科说,库房里的摄像机已经有三分之一在‘带病工作’,记者出去采访都得带着维修师傅。”   杨伟光抬头看向窗外,央视大楼的轮廓在夜色里像座沉默的困笼。这位 1985 年上任的台长,此刻正面临着新中国电视史上最棘手的困局: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 80%,但央视全年经费仅有 1.7 亿元,连制作一部像样的电视剧都捉襟见肘。 “台长,您还记得上周去广东考察的事吗?” 副总编孙玉胜突然开口,他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南方周末,“珠江台靠广告收入,去年居然添置了十台进口转播车。” 杨伟光的目光落在办公桌角落的日历上 ——1993 年 2 月 15 日。这个日子像根针,刺着他脑子里那个盘旋了半个月的疯狂念头。   他猛地站起身,办公室的藤椅被带得向后滑出半米:“玉胜,你说,《新闻联播》结束后到天气预报之间,那 30 秒的空白,能不能做点文章?”   孙玉胜手里的搪瓷杯 “哐当” 一声撞在桌沿:“台长!那可是《新闻联播》啊!从 1978 年开播到现在,哪有在这时候插广告的规矩?广电部要是知道了……而且观众看完新闻,就等着看天气预报,突然插广告,会不会觉得……”   “觉得我们掉价?” 杨伟光打断他,再说了,广告不是洪水猛兽,关键看怎么用。”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标注着红色圆点的城市:“上海台在晚间新闻后插广告,一年收入 8000 万;广东台更厉害,已经开始搞电视剧贴片广告了。我们央视有覆盖全国的信号,有《新闻联播》这个全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凭什么守着金山饿肚子?”   那个深夜,两人算了一笔震惊全台的账:如果能在《新闻联播》后争取到 30 秒广告时间,按当时最高的广告费率每秒 1.5 万元计算,一年就能增收 1.6425 亿元 —— 这几乎相当于当时央视全年的财政拨款。 1993 年 3 月 1 日清晨,广电部部长艾知生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桌上的红色电话突然急促响起。电话那头,央视总编室主任的声音带着颤抖:“部长,今天《新闻联播》结束后…… 插了一条 30 秒的白酒广告。” “什么?!” 艾知生猛地站起来,搪瓷杯里的茶水溅到中山装前襟上,“杨伟光疯了吗?谁给他的权力?!”   “部长,您先消消气。” 杨伟光握着电话的手稳如磐石,“这条广告播出前,我已经签了责任保证书。现在央视的情况您清楚,再不自救,我们连新闻都快播不出去了。”   “自救也不能乱来!” 艾知生的声音透着震怒,“马上停播!明天上午九点,你到部里来做检查!”   电话挂断的瞬间,杨伟光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口气。他知道,这步险棋已经落子,再无回头路。当晚,央视广告部的电话被企业打爆 —— 广东健力宝的老总亲自带着合同赶到北京,开出了每秒 2 万元的价格,只求能拿下第二天的广告时段。 第二天清晨,杨伟光带着一份《关于央视广告经营改革的请示报告》走进广电部。出乎他意料的是,会议室里坐着的不仅有艾知生,还有财政部和中宣部的领导。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这条 30 秒广告,昨天已经有企业愿意出 500 万买断一个月。这笔钱,能让我们换掉所有老旧设备,能让记者们安心工作,更能让央视有底气制作出像《东方时空》这样的精品节目。”   会议室里陷入沉默。财政部的同志翻看着报表:“如果按这个收益计算,确实能缓解财政压力。但《新闻联播》的严肃性……”   “我认为严肃性不在于有没有广告,而在于内容本身。” 杨伟光接过话头,“我们可以规定,这里的广告必须是国产品牌,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解决了经费问题,又宣传了民族企业,何乐而不为?”   这场争论持续了三个小时。最终,艾知生在报告上签下了 “拟同意试点,注意总结经验” 的批示。走出广电部大门时,杨伟光发现自己的衬衫已经湿透 —— 不是因为热,而是因为激动。   这条 30 秒广告带来的收益,比预想中更惊人。第一个月,孔府家酒就支付了 570 万元广告费,相当于当时央视三个月的设备采购预算。拿到这笔钱,杨伟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新闻中心换了 20 台索尼摄像机,给《东方时空》节目组配备了全新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台长,您看!”1993 年 5 月,孙玉胜拿着收视率报表冲进办公室,“《东方时空》的收视率从 3% 涨到了 8%,观众来信堆成了小山!”   更重要的是,广告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当全国观众习惯了《新闻联播》后的 30 秒广告,央视突然成了最具商业价值的媒体平台。1993 年下半年,央视广告收入突破 5 亿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还多。   如今,《新闻联播》后的广告时段早已成为黄金资源,每秒价值数十万元。

0 阅读:8343

评论列表

野鹤闲谈

野鹤闲谈

21
2025-07-13 19:21

电视台最终都会被广告葬送!

平安是福

平安是福

14
2025-07-13 19:03

开拓者

随缘

随缘

13
2025-07-13 22:06

是钱,谁都想赚,原来是央视做广告,现在电视机厂家直接预埋广告截胡了。

老虎&Wendy°

老虎&Wendy°

8
2025-07-13 23:24

我就记得当年cctv开始有广告时候,体育频道每天播放的是运动鞋广告,大家私下都不说第5频道是体育频道,而是称破鞋频道。

用户18xxx86

用户18xxx86

8
2025-07-13 20:17

现在电视机快被玩死了。

普小京

普小京

6
2025-07-13 22:54

某卫视跨年晚会那广告安得恶心。猜哪个卫视?

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

3
2025-07-14 00:07

电视机一年就是三十那天开机一次,新闻联播已经有十五年以上没看了。

龍的心

龍的心

3
2025-07-13 23:01

广告是国内的摄像机是索尼的,也对,索尼是清朝的[微笑]

小说红楼

小说红楼

喜欢红楼梦,愿意和你一起分享